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綦江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中小学质量监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研究北京附近出土的5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及大量动物化石可以推断

A. 欧洲人是北京人的后裔    B. 中国人是从非洲迁徙而来的

C. 北京人推动了日本国的发展    D. 北京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于燕。”这反映的是

A. 武王伐纣    B. 西周分封制    C. 春秋争霸    D. 战国七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下图)正式移驻该馆,此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毛公鼎

C. 大盂铜鼎    D. 商朝虎耳铜鼎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和南朝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               

④诸葛亮治理蜀国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①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稳步发展的治世局面的是

①战国争雄       

②春秋争霸      

③文景之治    

④光武中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下列不属于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是

A. 青铜器铸造技术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 发明造纸术    D. 创立和传播佛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

A. 提高军队战斗力    B. 促进民族融合

C. 推动社会发展    D. 有利教育兴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 制作陶器    B. 发明印刷术    C. 改进造纸术    D. 编著《天工开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为中华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永载史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华佗被后世人尊称为“医圣”

C. 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D.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由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史记》    D. 《水经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綦江的白云观主要传扬道教,道家学说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础,道家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农历和节气、《齐民要术》都共同关注一个领域,它是

A. 政治军事    B. 思想文化    C. 交通运输    D. 农业生产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 祖冲之精算圆周率的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B. 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

C.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雕塑精品    D.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不具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

A. 禹传启“家天下”——商汤灭夏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D. 八王之乱——西晋衰亡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百家争鸣是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激烈而深刻的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各种思潮、学派互相交锋、激荡,为中国历史呈现了一幅群星灿烂的画面。

所谓百家争鸣,包含两种社会现象。一种带有较强的学术性——某个学派独立地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与别的学派进行辩论。另一种带有较强的政治性——游士们向各国诸侯游说,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

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必须用自己的学说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必须在辩论中说服诸侯及其大臣。因而各学派的臣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百家争鸣只在当时的政治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2)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

(3)百家争鸣主要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之间的争辩。

(4)百家争鸣中多数学派都是空谈理论,无法用于实践操作。

(5)百家争鸣时期环境开放,游士们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观察下边《三国鼎立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地点:赤壁

B.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的地方:夷洲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2)我国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有何特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飞沙堰是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同时,将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排出,确保内江通畅。宝瓶口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有分支河渠520多条,渠道总长1100多千米,可以灌溉300多万亩农田。它不仅解除了岷江泛滥之灾,而且由于水流平稳,方便了航行,使岷山出产的梓、柏、大竹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出川蜀平原。

——摘录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先秦时代,华夏族已经融合周边民族并向东、向南发展,到三国时期,东夷、南蛮基本汉化。当“五胡”涌人黄河中下游地区时,推动部分汉人迁徙到江南;在中原地区,南下的北方民族与汉族交融;在江南,南下的汉族与当地土著居民交融。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实现民族融合必须经历哪些过程?

(2)综合材料,指出我国民族交融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时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国家的有效治理是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面四幅图示指出,秦统一中国后分别采取哪些措施治理国家?

(2)根据《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指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今新疆地区在汉朝时称为西域,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汉武帝派谁打通了内地和西域的联系?这条通道后来成为什么商路?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哪里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域地区,标志西域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3)东汉政府派谁经营西域30多年,今新疆地区属于中国的历史已经有多少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