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考古发现,半坡人已经能够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假如你研究华夏族主干的起源历史,准备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青藏高原

D. 成都平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如图判断,与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诸侯兼并争霸

B. 奴隶制的瓦解

C. 生产力发展

D. 封建制度确立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达,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它”是指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故宫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   )

A. 统一全国    B. 统一文字

C. 实行分封    D. 建立郡县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它上面文字的是

A. 大篆

B. 小篆

C. 楷书

D. 行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发起者是

A. 陈胜、吴广

B. 陈胜、刘邦

C. 吴广、项羽

D. 刘邦、项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图“疆域四至”示意图反映的是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西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与下列哪项有关

A. 城濮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楚汉之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这个“新的朝代”是

A. 西汉

B. 东汉

C. 东周

D. 西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西汉刚建立时,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颁布“推恩令”

B. 重用人才

C. 休养生息

D. 严刑峻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

A. “推恩”    B. “无为”

C. “焚书坑儒”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小明在阅读一部史书时,了解到汉武帝在公元前119年派两员大将率兵出击匈奴。除了卫青,另一员大将是

A. 蒙恬

B. 主父偃

C. 霍去病

D. 王昭君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并再度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彻

D. 刘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

A. 秦朝    B. 新朝    C. 西汉    D. 东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如图反映了我国汉代某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这一生产活动是

A. 造纸

B. 冶铁

C. 纺织

D. 制瓷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从“东汉末年”“神仙方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这些信息中,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史记》的作者是(  )

A. 孔子 B. 司马迁 C. 司马光 D. 董仲舒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次是官渡之战,另一次是

A. 淝水之战

B. 巨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赤壁之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

A.

B. 蜀汉

C.

D. 东晋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据历史记载: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当时的台湾被称为

A. 台湾

B. 夷洲

C. 琉球

D. 柴桑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爷爷给马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马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是指

A. 司马迁

B. 司马昭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明《八闽通志》载“永嘉二年,中州板荡(动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根据材料可知,永嘉年间中原人民南迁福建的原因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北方战乱频繁

C. 北方统治者残暴

D. 南方经济发达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4世纪后期,氐族首领苻坚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 前秦

B. 西汉

C. 西晋

D. 东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C. 统治者的措施

D. 稳定的社会环境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

A. 《齐民要术》

B. 《水经注》

C. 《本草纲目》

D. 《缀术》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生活于东晋时期,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 王羲之

B. 苏轼

C. 关汉卿

D. 曹雪芹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1)如图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改革的措施,写出此次改革的名称。

(2)小历认为,“这次改革造成民族关系恶化”,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某中学七年级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就屡次出现乱丢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顺其自然,不用过多干涉。”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材料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写出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主张。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蕴含了战国时期三家学派的主张,分别写出这三家学派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很多主张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举一例说明。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开通),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材料三: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2017年7月14日,“2017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项目对接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此次项目对接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致辞精神、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地方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丝路精神’,加快‘五大中心’建设”为主题,旨在搭建多方交流合作的投融资平台,形成各方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然骞凿空”所指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简述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今天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以改革家的胆略和气魄,客服重重阻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车裂而亡,但他制定的新法却继续推行。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全国。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