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德惠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A. 元谋人、北京人

B. 北京人、蓝田人

C. 山顶洞人、元谋人

D. 北京人、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 吃上用陶器盛着的煮熟的猪肉

B. 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

C. 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D. 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 财富多少

B. 选贤与能

C. 治水有功

D. 家庭谱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吕尚)、周公辅佐的贤明君主是

A. 黄帝

B. 夏启

C. 商汤

D. 周武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 龟甲或兽骨上 B. 竹简或木牍上 C. 丝帛或麻布上 D. 宣纸上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 耜耕    B. 牛耕    C. 耧车    D. 机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 公元221年

B. 公元前230年

C. 公元前221年

D. 公元前202年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这一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

A. 长平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涿鹿之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5·湖北黄石)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A. 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最重要的功绩是

A. 稳固大一统局面

B. 结束割据,实行国家统一

C. 创立中央集权

D. 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东汉时期政府派谁去经营该地区长达30年之久。

A. 张骞

B. 班超

C. 甘英

D. 班勇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 蔡侯纸

B. 西汉纸

C. 冶铁术

D. 印刷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A. 统一全国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献帝

D. 建立魏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涿鹿之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里的夷洲指今天的哪里?

A. 海南

B. 香港

C. 澳门

D. 台湾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图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丝绸之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和美洲。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因此毫无意义。

(3)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经丝绸之路,西域的核桃、葡萄转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铸铁等技术转入西域。

(5)“丝绸之路”除陆路丝绸之路外,还有海路丝绸之路。

(6)“丝绸之路”不但是商贸之路,更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发展之路……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工作,外壤夷狄,收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至秦始皇时,统一了天下,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国家征收的田赋超过百姓收入的之二,随意征发平民去服兵役。)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且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其“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扫六合”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被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什么建议,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此皇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方面完成了大一统?除此外还采取了哪些方面措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和四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中需包含每幅图片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影响(每个历史事件影响即可)

(3)从文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4)语言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