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上)期末复习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    )

A. 《史记》上的记载说明    B. 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质工具

C. 考古发现他们可以吃烧熟的食物    D. 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俗话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下列人物属于亡国之君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以“牛”“耕”作为名或字比较吉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B. 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

C. 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业

D. 春秋时期,牛耕受到人们的推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 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 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其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是(  )

A. 儒家、道家    B. 墨家、法家    C. 儒家、法家    D. 墨家、道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    D.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时间 D. 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B.

C.

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晋文公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吏治,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人教版(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夏第一相”在哪国为相?他辅佐了哪位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个诸侯国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国推行了什么变革?该变革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材料四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制度和朝代,分析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据材料三分析汉朝政治制度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分析刘邦分封诸侯的原因及引发的问题。

(4)材料四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