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
2. 难度:简单 | |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
3. 难度:简单 | |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根本目的 C. 都向西方学习了生产技术 D. 都创办了近代工业
|
5. 难度:中等 | |
(题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 ④中共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 ③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一位历史学家说,20世纪有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另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邓小平“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步署 C.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实现共同富裕
|
8.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④③①
|
9. 难度:简单 | |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指( ) A. 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 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 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
11.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 实现民族独立 C. 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 废除君主专制
|
12. 难度:中等 | |
如果将资产阶级革命传播比喻为“地震波”,那么以下传导顺序比较恰当的是( ) A. 英国→法国→美国 B. 法国→英国→美国 C. 英国→美国→法国 D. 美国→英国→法国
|
13. 难度:中等 | |
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在这里,“退一步”是指( )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C.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实行“斯大林模式”
|
14. 难度:困难 | |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15. 难度:中等 | |
戴维.辛克莱在评论1919年某次会议时说:“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这里所说的“他们”是指( ) ①英国 ②苏维埃俄国 ③法国 ④美国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6.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 ) A.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的反对纳粹暴行的联盟 C. 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 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17. 难度:简单 | |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A.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B. 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C. 只有德国和美国将科技运用到战争中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18. 难度:简单 | |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这个言论体现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 A. 门户开放政策 B. 绥靖政策 C. 冷战政策 D. 中立政策
|
19. 难度:简单 | |
“欧洲的事由欧洲人自己来”、“用一个声音说话”,使“美国打个喷嚏,欧洲就得感冒”的现象大为改观。能直接反映欧洲这个历史性变化的是(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 欧洲共同体成立 C.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 美苏争霸结束
|
20. 难度:中等 | |
卜老师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卜老师观点的是 A. 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D. 全球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
21. 难度:简单 | |
1936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失望而归。他说苏联是生虫的红苹果,虽然光鲜亮丽,但不能吃了。这句话揭示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严重危机 B. 新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 C. 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误
|
22. 难度:简单 | |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 斯大林执政时期 B.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C. 戈尔巴乔执政时期 D. 普京执政时期
|
23. 难度:简单 | |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明显的不同点是( ) A. 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B. 社会的需要 C.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D.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24.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是“腾飞的巨龙”,今天的德国是“松绑的巨人”,今天的法国正重拾“光荣与梦想”,而俄罗斯也期盼“重振大国雄风”。一学者据此作专题讲座,他的主题应该是( ) A.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
|
25. 难度:困难 | |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崛起后的英国在与大清王朝的较量中,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满,同时也促成了中国人在民族认识上的亟变和探索。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四: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请概括该“运动”的历史作用。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人“亟变和探索”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请说出近代中国开启政治领域“亟变和探索”的历史事件。 (3)第二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列宁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材料中“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不得摘抄材料中的原句) (5)根据材料五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
26. 难度:困难 | |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错综复杂,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复杂而纠结,有遭受美国侵略的痛苦,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 “痛苦”:1900年传唱的民谣“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效仿”: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政权完全就是美国三权分立的翻版,设立总统、议会、各部,颁布宪法,整个体系基本上是原版照抄。 材料二: 材料三: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时说: “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材料四: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就台湾问题发表惊人言论,他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他了解“一个中国”政策,但“除非我们在贸易等其他事务上与中国达成交易,否则我们为什么受制于‘一个中国’政策?”西方媒体迅速解读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美国可能在“一个中国”政策上变卦来施压、敲诈,迫使中国做出经贸上的妥协。 ﹣﹣《2016年12月11日,环球时报社评》 (1)请分析材料一中与“痛苦”、“效仿”相对应的史实。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依据上面图片信息任意举一个合作、对抗的典型事例。 (3)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从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哪些“新形势”导致了美国的这一变化?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