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A. 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 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
2. 难度:中等 | |
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
3. 难度:困难 | |
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 年的《开罗宜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 ) A. 实现民族独立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中美关系友好 D.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
4. 难度:中等 | |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5. 难度:中等 | |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7.15亿公斤,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C.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8. 难度:简单 | |
中共十九大报告确定,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港澳回归后繁荣发展说明 A. 社会主义道路适合香港和澳门 B. “一国两制”政策的普遍性 C. “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 完全自治调动了香港、澳门人民的积极性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 A.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极主张者。19世纪70年代,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曾拜调过恭亲王(奕诉),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也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我又恳请他向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慕明,他说她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也不能决定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中两位历史人物的抉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从上述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抉择。 (3)纵览历史,在民族危急关头,从来不乏殉难守节之士。请列举河南近代以身许国,慷慨赴死的英烈一位。
|
12.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外交文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纵观整个70年代,我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作为国家主席夫人向他国元首夫人发出访华邀请,彭丽缓是中国第一人。这不仅折射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强烈而清晰的自信。 (1)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请绘制一个表格,比较新旧中国的外交。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
14.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信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15. 难度:中等 | |
刘新成、刘北城主编中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 难度:困难 | |
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17. 难度:简单 | |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 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办工厂 D. 赎辽费
|
18. 难度:简单 | |
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 A. 对侵略者的厌恶 B. 中西交融的情形 C. 全盘西化的态度 D. 天朝上国的心理
|
19.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民族矛盾的尖锐 C. 顽固势力的反扑 D. 民众的盲目排外
|
20. 难度:中等 | |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 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 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21. 难度:中等 | |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 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 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 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
22. 难度:简单 | |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三大改造
|
23. 难度:困难 | |
瞿秋白评价五四运动时曾说:“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这里的“民主主义”是指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C.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D. 国民大革命的洪流
|
24. 难度:简单 | |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
25. 难度:简单 | |
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