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
2. 难度:困难 | |
归纳和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果为下列四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正确的应是 A. 抵抗侵略 B. 祖国统一 C. 民族团结 D. 文化交流
|
3. 难度:困难 |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
4.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在这三个历史环节中促使中国社会向近代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B. 二次革命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C.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
5. 难度:困难 | |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A. “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 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
6. 难度:困难 | |
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的时期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
7. 难度:中等 | |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 A. 始终未能摆脱封建主的控制 B. 仍实行奴隶主民王政治 C. 主要居民是教会人员和地主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
8. 难度:中等 | |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 武士制度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倒幕运动
|
9.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希腊思想之复活”指的是 A. 文艺复兴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启蒙运动 D. 城市自治运动
|
10. 难度:困难 |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的《独立宣言》 C. 美国的《1787年宪法》 D. 法国的《人权宣言》
|
11. 难度:中等 | |
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中合理的是 A. 福特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 B. 本茨建成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C. 瓦特在电灯下仔细地绘制蒸汽机图纸 D. 戴姆勒创制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12. 难度:困难 | |
1920年1月2日,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并以“激进分子”的罪名被逮捕。一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红色恐怖”的原因是 A.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C. 中国红色革命的开展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
13. 难度:简单 | |
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 ) A. 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 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 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 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
14. 难度:中等 | |
唐宋文化 材料 唐宋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但宋文化呈现了不同于唐代的带有标志性的新面貌。例如: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印刷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书籍得以比较广泛的传播,从而迅速地提高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水准;又如以追求人才资质的“择优”与选拔程序的“公平”为目标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初步成型,宋代则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从破题到结尾的十段文体,使命题、定等“标准化”与“客观化”;再如,以活字印刷术为代表的宋代科学技术显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书院教育的发达提高了社会教育水平,也是宋文化的一个亮点。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科举制有利于择优、公平选拔人才,促进了唐宋文化的发展。 ②中国科举制对古代的日本、朝鲜及近代西方文官制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③就科技成就而言,宋代文明高峰的出现与活字印刷术的关系最为密切。 ④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并没有促进宋代文化水准的提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文明高峰的主要表现。
|
15. 难度:中等 | |
招商局 材料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īn qī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突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确实)于时事大局有裨(有益)。” ——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1)根据上图和材料判断“招商局”的诞生与中国近代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照抄材料不给分)
|
16. 难度:困难 | ||||||||||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请你按照问题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帝国主义初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 (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世界新秩序”的名称。“1919年的中国”有何标志性事件? (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二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据材料二指出,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 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萨繆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征。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出发点,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大国关系。 活动二:探究世界经济格局的澶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四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下的当今世界) 材料五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5)根据材料五,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六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6)你赞同材料六的观点吗?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