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文物是发现历史、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A. 鱼纹彩陶盆 B. 骨耜 C. 铁铲 D. 筒车
|
2. 难度:中等 | |
对于是强硬好还是软弱好的问题,古代一老者指着自己张开的嘴巴道:“我那坚硬的牙齿早掉了,可我柔软的舌头还在。”据此可知,该老者明显赞同 A. 墨家的兼爱 B. 儒家的仁政 C. 法家的法治 D. 道家的无为
|
3. 难度:简单 | ||||
《汉书》写到董仲舒的以下观点,由下表我们可推断( )
①董仲舒强调用儒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②董仲舒强调以儒家思想教化人民 ③董仲舒只强调儒家思想的作用,反对使用“法度” ④董仲舒也一定程度上强调“法治”,把儒法糅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中( ) A. 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B. 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 文成公主入藏
|
5. 难度:简单 | |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6. 难度:简单 | |
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7. 难度:简单 | |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甲午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
8.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以“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创办的工业不包括( )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湖北织布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
9. 难度:简单 |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 1894年 B. 1840年 C. 1856年 D. 1851年
|
10. 难度:困难 | |
邮票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A. 南昌起义 B. 长征 C. 武昌起义 D. 五四运动
|
11. 难度:中等 | |
2013年8月27日,台湾国民党党史馆举行乔迁暨揭幕仪式,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资料,如:毛泽东在1924年6月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长时,写给农民部长甘乃光的亲笔书: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还有周恩来、董必武、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重要领导人物的亲笔史料。这些文物 A. 是研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史料 B. 见证了国共斗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 C. 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史料 D. 见证了国共合作抗日的伟大历程
|
12. 难度:中等 |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指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
13. 难度:中等 | |
归纳、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历史中的大事件,在比较归纳中,两历史事件相同之处是 ①产生背景相同,都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②都可归类到思想解放专题中 ③传播过程中都在法国达到高潮 ④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在世界各大洲建立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是( ) A. 葡萄牙 B. 英国 C. 荷兰 D. 西班牙
|
15. 难度:困难 | |
“农奴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1861年改革
|
16. 难度:简单 | |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105年前的巴尔干半岛笼罩着战争的阴云,人们生活在“火药桶”旁,最终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 A. 三国同盟的建立 B. 萨拉热窝事件 C. 三国协约的出现 D. 巴黎和会的召开
|
17. 难度:中等 | |
这是流行于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对这则笑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它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 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它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 它表明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不完善
|
18. 难度:中等 | |
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 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 ③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西欧国家大力推行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人民生活,显示国家的实力 B. 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 D. 实行民主社会主义,巩固社会秩序
|
20.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这一表格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B. 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C. 使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D.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
21. 难度:中等 | |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的使用。
|
22. 难度:简单 | |
阅读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此图是元朝大运河________(判断对错) (2)它开凿于隋炀帝时期________(判断对错) (3)他是统治者为巩固王朝的统治而开凿的________(判断对错) (4)它的开凿是以长安为中心________(判断对错) (5)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________(判断对错)
|
23. 难度:中等 | |
________年,郑成功收复台湾。________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________省。
|
24. 难度:中等 | |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
25. 难度:简单 |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________(判断对错)
|
26. 难度:中等 | |
二战前,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 (1)为秦国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改革是________ (2)使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是________ (3)对推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意义重大的改革是________ (4)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的改革是__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李大钊。________(判断对错)
|
29. 难度:简单 | |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 ▲ (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 ▲ 时代”。
|
30. 难度:中等 | |
思想解放与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以后的西方,就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向而言,主要是在科学精神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探索自然规律以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以准确揭示自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等。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二:近期,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工业1.0是指机器制造,机械化生产;工业2.0是电气化,还有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强调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而工业4.0的主要特征则是网络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的虚实结合。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突出“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7世纪以来,在“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的理念下,西方人在物理和生物两个科学领域各有何重大理论成果? (2)材料二中工业1.0最早开始于哪一个国家?它在动力方面的最重要发明是什么? (3)据材料二指出,工业2.0时代又被称为什么时代?这一时期号称“发明大王”的人是谁?工业3.0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4)试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
31. 难度:困难 | |
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从弱到强)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 材料四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指哪一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人民军队”的创建和什么重大事件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的第一支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会议前面的“□”内应该填写什么地点?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哪位领导不顾个人安危,亲赴西安谈判从而最终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5)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
32.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式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是对苏俄什么政策的评价? 材料二:普京在评论苏联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 (2)结合所学分析苏联能够同德国展开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时说:“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工业企业尽成枯技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3)材料三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罗斯福针对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以上经济政策的调整有何相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