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9学年六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          D.半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火的使用

C. 能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史前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方式。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选举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生活在“上承”氏族部落,“下启”国家的产生时期的人物是

A. 黄帝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夏商两朝的灭亡,给你的启示是

A. 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C. 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D.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工匠精神”就是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艺术品,比如青铜器、瓷器,还是玉器、绣品,无论设计、做工还是品质,都令人惊叹。如图为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 天子势力强于诸侯

D. 周王室衰微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果你生活在战国后期,要到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去谋求职位,你应该去的国家是(  )

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赵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是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中一些国通过改革加强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赵    B.楚     C.晋     D.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

A. “仁”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法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把我国的古代思想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一现象发生在

A. 汉朝时期

B. 秦朝时期

C. 战国时期

D. 西周时期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中学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大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A. 洛阳    B. 咸阳    C. 长安    D. 北京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临洮辽东    B. 临洮咸阳    C. 陇西辽东    D. 临洮函谷关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曾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主张,它是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项羽、刘邦起义

D. 黄巾起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 节度使

B. 锦衣卫

C. 太尉

D. 刺史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起源篇)

材料一: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人类对于自然界动物和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些农作物的国家?

(发展篇)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图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表现。

(3)图三中展示的是哪一古代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这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发挥着哪些方面的作用?

(政策篇)

材料三:(秦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4)材料三说明秦朝农民面临怎样的处境?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认识篇)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认为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1)材料一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他的思想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2)材料二中,“秦孝公用商君”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坏井田,开阡陌(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3)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4)从商鞅变法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1)材料一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功绩是何时完成的?

(2)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中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使用的是什么文字?图三反映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项举措?

材料三:(主父偃)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

材料四: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统治措施?

(5)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创新措施。

(6)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