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甲午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 难度:中等 | |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难度:简单 | |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 1911 B. 1913 C. 1912 D. 1927
|
4. 难度:简单 | |
2017年12月13日,全国各地举行了第四个国家公祭日活动,活动公祭的对象是( ) A. 国民大革命死难者 B. 抗日战争死难者 C.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D. 解放战争死难者
|
5. 难度:简单 | |
观察、运用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侧地图,据此判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的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D.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6. 难度:简单 | |
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源﹣﹣《水经注》 B. 严复﹣﹣“红三角”牌纯碱 C. 詹天佑﹣﹣“人”字形路轨 D. 侯德榜﹣﹣《黄河大合唱》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 B. 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D. 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8. 难度:中等 | |
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难度:简单 | |
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这就要坚持和完善(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10. 难度:简单 |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 A.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C. 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D.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
11. 难度:中等 | |
对于如何读历史,毛泽东认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 A. 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 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D. 彻底摧毁封建君主的统治,广泛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
12. 难度:简单 | |
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独立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国家工业复兴法》
|
13.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电磁感应现象发现 C. 内燃机的发明 D. 电灯的发明
|
14. 难度:简单 | |
下面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 A. A B. B C. C D. D
|
15. 难度:中等 | |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
16.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的编制过程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在实施两年半后才定案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分析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3)上述数据传递了哪些信息? (4)请你就如何解决上述数据反映的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5)上述材料和问题是针对哪一领域的探究?
|
1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展开《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战后的格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请简要评价这一“新秩序”。 (二战后的格局)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2)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写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当前的格局)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18. 难度:简单 | |
美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1)佩里引发了日本的民族危机,该国是如何摆脱民族危机的?其内容中哪一点是他们学习“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 材料二: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2)据材料二分析华盛顿会议集中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 (3)材料三中“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的事件对二战有何影响?此后日美在太平洋地区的斗争达到白热化,请列出美国参加的与对日斗争有关的一次国际会议名称。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欧洲共同体与美国的贸易战》 (4)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扶植日本?日本实力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和问题解答,请你总结美日关系的曲折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