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的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奔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2.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
3. 难度:困难 | |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
4. 难度:简单 | |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武则天时 D. 唐玄宗时
|
5. 难度:中等 | |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
6. 难度:简单 | |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
7. 难度:简单 | |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提倡节俭 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
8.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
9. 难度:中等 | |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
10. 难度:简单 | |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 B. C. D.
|
11. 难度:中等 | |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
12. 难度:中等 | |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B. C. D.
|
13. 难度:简单 |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飘逸洒脱,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
14. 难度:简单 | |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 遣唐使来华 B. 玄奘西游天竺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鉴真东渡日本
|
15. 难度:简单 | |
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并且将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传播到日本的高僧是( ) A. 空海 B. 鉴真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
16. 难度:简单 | |
《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唐朝时,西行天竺取经的高僧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戒贤 D. 普照
|
17. 难度:中等 | |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A.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唐代的对外交往 C. 唐朝的建筑成就 D. 唐朝的经济繁荣
|
18. 难度:简单 | |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孟浩然 D. 王安石
|
19. 难度:简单 | |
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 ) A. B. C. D.
|
20. 难度:困难 | |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前后持续八年之久 B.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C. 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D. 首先爆发于南方地区
|
21. 难度:中等 | |
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 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④连年的灾荒使得人民无以为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22. 难度:简单 | |
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 后梁 B. 后周 C. 南宋 D. 北宋
|
23. 难度:中等 | |
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是 ( ) A. 赵匡胤 B. 忽必烈 C. 安禄山 D. 李世民
|
24. 难度:中等 | |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
25. 难度:简单 | |
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 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 C.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 解决支付给辽夏岁币的财源
|
26. 难度:简单 | |
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 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字母+名称)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
27. 难度:简单 |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
28.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他。 材料二: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和西北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1)材料一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中反映的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天可汗”指的是哪位皇帝?
(3)材料一、二中唐朝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
29.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1)根据材料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中找出赵普给宋太祖提出的解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的具体做法。 (3)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