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 满足隋场帝南巡的需要 C. 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
2. 难度:中等 | |
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灭亡,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
3.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A. 春秋诸侯争霸 B. 汉末军阀割据 C. 魏晋北民南迁 D. 隋朝暴政而亡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A. B. C. D.
|
5.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 ①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③都虚心采纳谏言 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 A. 唐高宗统治前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
7. 难度:简单 | |
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 )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交通
|
8.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
9. 难度:简单 | |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 ) A. 巩固了西周统治 B. 改善了选官制度 C. 加强了经济交流 D. 妨碍了中外往来
|
10.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
11. 难度:中等 | |
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西游记》 D. 《大唐西域记》
|
12. 难度:简单 | |
关于杜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②他的诗多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仙”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
13. 难度:简单 | |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 A. 开国功臣 B. 皇亲国戚 C. 科举考试 D. 地方推荐
|
14. 难度:简单 | |
“千秋遗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发生于( ) A. 960年 B. 961年 C. 962年 D. 963年
|
15. 难度:简单 | |
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B.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C. 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D. 闭关锁国,互不往来
|
16. 难度:中等 | |
秦隋两代的对比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秦朝和隋朝都是因为暴政而迅速灭亡的。(_______) (2)隋炀帝和秦始皇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_______) (3)秦朝的建立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统一。(_______) (4)秦朝修建了世界闻名的大运河和灵渠。(________) (5)秦朝和隋朝为以后朝代的盛世局面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___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到 。 (2)在图中口里填上运河河段名称。 、 。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的对外政策? (3)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
1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 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1)材料一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来的使节,当时被称为什么?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奖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
2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寇准固请盆北城,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帝乃命进辇。既至,登化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材料二:大宋皇帝致誓书于……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次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2)材料一中的“城”是哪里?所指事件结果如何?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
21. 难度:中等 | |
(1)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请你说说“安史之乱”的原因,加以概括。 (2)唐朝灭亡后,我国南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是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
22. 难度:中等 | |
(1)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源于我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 年,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2)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