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下列是河南境内的物质文化遗存的图片,能够直接反映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是
A. 嵩阳书院 B. 龙门石窟奉天寺佛像 C. 大运河(河南段) D. 安阳殷墟
|
2. 难度:中等 | |
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虎门销烟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 ④义和团运动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内战烽火 D. 殖民扩张
|
3. 难度:中等 | |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 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 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4. 难度:简单 | |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废除丞相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5. 难度:简单 | |
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亊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亊变
|
6. 难度:简单 | |
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 A. 产生 B. 初步发展 C. 黄金时代 D. 衰落
|
7. 难度:中等 | |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 标志者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 国共双方签了《双十协定》 C. 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D. 反映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意图
|
8. 难度:简单 | |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9. 难度:中等 | |
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图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 一国两制 B. 国共合作 C. 和平共处 D. 统一战线
|
10. 难度:简单 | |
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目为人民海军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为 A. 北洋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
11. 难度:简单 | |
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 A. 和平共处五项项原则提出 B.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 中美签署《建交公报》
|
12. 难度:中等 | |
“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岛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 A. 发表《独立宣言》 B. 发动“光荣革命” C. 颁布《权利法案》 D. 开展宪章运动
|
13. 难度:简单 | |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A. 路易十六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巴士底监狱 D. 欧洲反法联军
|
14. 难度:简单 | |
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15. 难度:简单 |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但丁、莎士比亚 B. 达尔文、马克思 C. 鲍狄埃、贝多芬 D. 克伦威尔、林肯
|
16. 难度:简单 |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量 D. 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
17. 难度:简单 | |
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二战爆发:1939年 B. 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 二战结束: 德国投降 D. 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
18. 难度:中等 | |
“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罗斯福新政 B. 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 D. 成立华约
|
19.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徽章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
20. 难度:简单 | |
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 网络信息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政治多极化 D. 利益一体化
|
21. 难度:中等 |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文化有何共同特点?图二建筑所反映的宗教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国的? (2)两幅图片展示的文化遗产所反映的文明交流的方式有何不同? (3)谈谈你对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看法?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材料二: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修订法律,澄清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方面,设立学堂和印书局等。 材料三 大生纱厂,清末创办的私营纺织企业,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工人刚子较低,正、杂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 (1)材料一对比之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2)材料二是哪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哪些条款主张体现这次变法的性质? (3)根据所学知识,用图示法表示材料所述事件之间的关系。
|
23. 难度:中等 | |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报告。以下材料均出自报告,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材料二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材料三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健。 (1)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关键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通过开创什么道路实现了飞跃?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促成了综合国力的大发展?(各举一例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
24. 难度:中等 | |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25. 难度:中等 | |
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