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 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国家统一梦是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是在

A.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 D. “一国两制”提出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51年,28岁的豫剧艺人常香玉捐献一架战斗机。据资料显示,到1952年6月,全国人民总计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声是( 

A. 支援淮海战役,争取早日解放    B.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C. 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 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的重大意义是(  )

A.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B.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C. 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 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

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 反抗外来侵略

B. 进行三大改造

C. 发展国民经济

D. 巩固新生政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A. 实施“一五计划”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D. 发动“大跃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 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C.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项讨论的意义是   (    )

①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    

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③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④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请仔细观察如下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 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

B. 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

C. 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

D. 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产到户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单位:亿公斤)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C.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深圳 D. 杭州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多次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地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   )

A.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B. 兰州等省会市的开放

C. 重庆等沿江城市的开放 D.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学习和研究历史要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老师给某学习小组出示了几个时间点,告诉同学们,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一组时间点,这个学习小组的四个学生做出了下列解读,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确立

D.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2017年度中国媒体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所列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权。(  )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954年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继“文化大革命”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次严重失误。(  )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困难

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1955年7月,国家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各地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9 6%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四: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此运动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当时农业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写出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另外两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4)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些严重失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成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不断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材料三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 201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四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举措,“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彰显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常态。

(1)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其开创者是谁?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哪一重要成果?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哪个一百年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形成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4)材料四中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常态包含哪些内容?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材料一: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4)材料中,邓小平当时在广东、福建画的“圈”分别是哪几个?他“写下诗篇”又是哪一历史事件?

(5)随着改革开放深入,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