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满分特训(一)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时间

留学情况

1871~1889年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1896~1911年

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1912~1927年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 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 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 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 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改评价无关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其上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京师大学堂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7河北28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了五四运动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5河北29(1)题 ](节选)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时,即拥有七艘2 000吨级以上的战舰等,雄踞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当时日本望尘莫及。但是,北洋舰队从建成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整整六年间,再未添置一舰一炮。而这六年,正是日本海军发展最快的时期。其高薪聘请外国著名舰船设计师专门设计针对中国的新型军舰。这六年,日本共添置了15艘新舰。这样,中日海军力量对比的天平迅速向日本方面极大倾斜。

材料二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甲午海战的关键一役。这场海战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忽视发展武器装备。过去如此,今天更是如此。必须尽早尽快把我军武器装备搞先进、搞强大。在有虎狼环伺周边的情况下,抓紧此事更是毋庸置疑、刻不容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武儒海《武器装备发展停滞的教训——甲午黄海海战舰艇对比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评价适宜于(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8唐山古冶区二模)对以下两个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二者均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B.二者均贯彻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治国思想

C.民族独立是二者得以创立的前提

D.图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图二是国有企业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8张家口一模)19世纪末的日本政局动荡,当时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承认:“国内政局越来越紧张,用通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材料反映了日本发动战争的背景,该“战争”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全面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9原创)如原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等称“海军利器在乎船舰,外洋之舰日新月异,所用之炮多系新式快炮,每船至少十余尊。我们船少炮钝,速率又缓,如大东沟之役,敌变动至灵,转瞬一阵……”。可见,黄海海战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海军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不重视海军建设

C.日本海军力量集中,战斗力较强 D.中国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不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9原创)从1896年至1902年,七年间,日本陆军的扩张费用达到5 400万日元,海军的扩张费用达到了1.25亿日元,合计1.79亿元。这笔巨额战争赔款,使日本军队进一步扩张,为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材料中“这笔巨额战争赔款”获得的依据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2018唐山古冶区二模)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阅读历史书时,看到如图描述:据此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废除科举 C.保路运动 D.武昌起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18张家口一模)下图为“六君子”被处斩的谕旨(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该史实属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 放弃天朝观念

B. 学习西方技术

C. 拥护民主共和

D. 反抗列强侵略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19原创)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康有为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应指的是(   )

A.封建主义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民族矛盾的尖锐

C. 顽固势力的反扑    D. 民众的盲目排外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18邯郸二模)宜化知府赵坡邻的诗云:“荧惑人南斗,天子下殿走。扶持王母(慈禧)车,同出居庸口(北京西部的居庸关)……崎岖汾晋达秦中,行殿茅茨罢雕扣。”其记述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

A.林则徐销烟

B.金田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邓世昌殉国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战争赔款剧增

C.鸦片走私严重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2018石家庄28中模拟)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2019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么,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材料二 康有为生卒年谱(部分)

时间

史实

1888年9月

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

1891年

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1891年

撰写多年的《孔子改制考》完稿,该书借“素王改制说”把孔子描述成“托古改制”的改革家

1895年

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8年

撰写了两部有关明治维新史的专著对明治维新的史实进行不少改动和捏造,借以适合中国当时变法改制的需要

1898年4月

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的是哪一运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通过怎样的方式推动变法运动不断发展?

(3)上述材料中我国近代历史人物的探索活动有何共同作用?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  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柳在寒风中颤抖。年愈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张謇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2)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

 

详细信息
39. 难度:困难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的闪电“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长征的原因。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