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的如下措施,哪些措施没有实际效果?( ) A.合理密植 B.高效立体种植 C.增加棚内的氧气浓度 D.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那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水
|
3. 难度:简单 | |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的目的( ) A.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D.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
4. 难度:简单 | |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
5. 难度:简单 | |
在人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哪种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
6. 难度:简单 | |
天气转暖后,池塘水渐渐变绿,这和那类植物的大量生殖有关。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结构属于动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再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
9. 难度:简单 | |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部.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
10. 难度:简单 | |
“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生长.原因是土壤板结会导致( ) A.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小草的光合作用 B.小草缺水,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 D.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小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
11. 难度:简单 | |
护驾山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部分市民常在天刚微亮的时候来此晨炼.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得知,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炼,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
|
12. 难度:简单 | |
栽培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B.增加作物叶片利用光能的面积(提高光合效率) C.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
13. 难度:简单 | |
荆江两岸的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入库存入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 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A.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增强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D.大棚作物施农家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15. 难度:简单 | |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主要是为了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线粒体
|
16. 难度:简单 |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B.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
17. 难度:简单 | |
福集镇龙脑桥葡萄种植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葡萄,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葡萄产量的是( ) A.种植葡萄时,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充分接受阳光 B.尽量保持温室内昼夜温度的相对稳定,避免忽冷忽热 C.适时浇水、除草、松土、施肥 D.向温室内定期通入二氧化碳
|
18.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探究植物有关生理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A.光合作用长生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19. 难度:简单 | ||||||||||||||||
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
20. 难度:简单 | |
澳洲杏仁桉的高可以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木。澳洲杏仁桉把水由根尖运到树的顶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输导作用 D.呼吸作用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_____类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但B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_包被着,C类植物的种子是______的,没有______包被。 (4)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 (5)图中四类植物最高等的是_______,最低等的是_______。 (6)请将这四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 (填标号);二类是 (填标号)。分类的依据是 。
|
2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面,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1][2]合称_____属于______组织;[3]是_______,它由_______细胞构成,和其他表皮细胞相比,细胞内有_______;[4]和[5]是______,属于_______组织;[6]是_________。秋后植物落叶一般是__________面朝上落到地面上。
|
23. 难度:简单 | |
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 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 (7)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