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几个单位中是温度单位的是( ) A.kg B.℃ C.kg/m3 D.m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
4. 难度:中等 | |
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D.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是19℃ B.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5g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升华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
7. 难度:中等 | |
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
8. 难度:中等 | |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
10. 难度:中等 | |
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87℃,其原因可能是( ) 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加热的火力太弱 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
11. 难度:中等 | |
图中各图是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中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
14. 难度:中等 | |
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 )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不变 |
15. 难度:中等 | |
一个容器最多能装下0.5kg的水,若用此容器装下列液体,能装下0.5kg的( )(已知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ρ汽油) A.硫酸 B.盐水 C.汽油 D.酒精 |
16. 难度:中等 | |||||||||||||||||||||||||||||||
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 B.漠河的冬季气温有时在-40℃以下,测量当地气温不能选择水银温度计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体积之比为89:27 D.酒精和乙醚相比较,乙醚更容易挥发(蒸发) |
17. 难度:中等 | |
水的密度是 kg/m3,其物理意义是 . |
18. 难度:中等 | |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冬天北京的气温降到-12℃,则北海公园湖面冰下表面的温度为 ℃. |
19. 难度:中等 | |
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µm左右.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线宽已经降到0.13µ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µm,即50nm,合 m.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纳米范围的纳电子器件,它标志着21世纪上半叶,信息技术将从微电子时代发展到纳电子时代. |
20. 难度:中等 | |
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
21. 难度:中等 | |
人们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进行“人工降雨”.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变成气体,同时从云层中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温暖的空气, 成水滴,落到地面上就是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
22. 难度:中等 | |
质量是900千克的冰块,其体积为 m3,.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kg.(冰的密度为900 千克/米3) |
23. 难度:中等 | |
在今年“北部新区科技节上,参加的学校都进行了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比赛,制作风筝要选用密度 的材料. |
24. 难度:中等 | |
在火箭刚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底部,底部的钢铁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工作人员在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就是水蒸气 形成的. |
25. 难度:中等 | |
一块小石头先后浸没在装满水的杯子中和装满另一液体的杯子中,溢出水的质量与溢出液体的质量之比为5:4,则另一液体的密度为 kg/m3. |
26.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测量知识时所进行的几次测量.请填写下列测量结果. (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mm. (2)如图所示,某房间所挂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1) ;(2) (3) . |
28.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感觉身体不舒服,妈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他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的体温是 ℃,他 (选填“是”或“没有”)发烧. |
29. 难度:中等 | |
给一个烧杯里的水持续加热,其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甲图象实线所示,可知当时的气压______1个标准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让烧杯里的水变为原来的2倍,则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应该是______图象. |
30. 难度:中等 | |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g/cm3. |
31.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
32. 难度:中等 | |||||||||||||||
小刚同学探究酒精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酒精的质量用m表示,体积用V表示,她测量了多组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如表所示,分析表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
33. 难度:中等 | |
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调好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读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利用以上测量数据符号,表达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 |
34. 难度:中等 | |
夏天扇扇子时感觉身体凉爽.李明认为这是扇扇子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温降低了.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要求写出:(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分析. |
35. 难度:中等 | |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天平和配套的钩码(钩码质量已知)若干、质量不同的铁块若干个、烧杯一个、水足够、量程足够大的量筒、细线.要求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写出实验步骤: (2)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
36.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的质量为60千克,而人的密度与水差不多,估测此同学的体积为多少米3? |
37. 难度:中等 | |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求:该液体的密度. |
38. 难度:中等 | |
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 kg,那么,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t? |
39. 难度:中等 | |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为30t,车厢的容积为40m3,现要运输钢材和木材,已知钢材的密度为7.8×103kg/m3,木材的密度为0.5×103kg/m3,问这两种材料怎样搭配运输才能使汽车得到充分的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