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现居民楼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块很大的薄铁片做成的挡雨板,这样,在防盗网内的东西就不会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很响的嗒嗒声,这哒哒声是 (乐音/噪声),在夜里,更是影响人的睡眠,如果在铁片上放一块海绵,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来减弱该声音. |
2. 难度:中等 | |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在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是利用了 的知识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这和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使用的知识是一样的.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电路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将 ,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 . |
4. 难度:中等 | |
甲乙丙丁四带电小球,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丙带 (正/负)电,丁带 (正/负)电. |
5. 难度:中等 | |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 (变大/变小/不变). |
6. 难度:中等 | |
日光灯工作电流约为0.15A,合为 mA.电流表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位置.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的 电流,示数如图乙.如果电流表的读数为1.7A,则通过L1的电流大小为 A. |
8. 难度:中等 | |
在常温下的甲乙两根相同干燥的实验室用温度计,甲玻璃泡蘸上水放在电风扇前吹风,而乙用干燥的温度为常温的棉被包裹起来,在足够长的时间后,甲的示数 (小于/等于/大于)乙的示数;如图所示是另外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虽然继续加热,但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将保持100℃不变 B.因为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不变,说明烧杯中的水不再继续吸热 C.试管中的水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的水都在发生汽化现象 |
10. 难度:中等 | |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一定是钟声的回声 D.有余音说明说明大钟还在振动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词语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 B.振振有词--物体振动发声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加火不如加盖--锅内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
12. 难度:中等 | |
透镜去观察近处或远处物体,所成像如图所示,其中对应的透镜为凹透镜的是( ) A.(a)(b) B.(a)(c) C.(b)(c) D.(b)(d) |
13. 难度:中等 | |
小丁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蜡烛位于透镜左侧的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该同学首先在60cm处观察到像,如图甲;小丁同学之后在60cm处固定一平面镜,眼睛在蜡烛上方向平面镜看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B.在甲图中小丁同学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5cm D.他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原蜡烛放大的虚像 |
14. 难度:中等 | |
有甲、乙两个不带电的验电器,现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甲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甲上的金属箔张开,另取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则连接起来的瞬间( ) A.正电荷由甲到乙 B.电流方向由甲到乙 C.自由电荷由乙到甲 D.电流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入射光是单色光,请在二个框中恰当位置放置一块或两块平面镜. |
16. 难度:中等 | |
一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A′B′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大致位置和大小(保留作图痕迹). |
17. 难度:中等 | |
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音叉,C是粘在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D为一较大的平面镜,E为固定的小激光笔,F 为天花板.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响音叉A,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位置会发生变化.请写出这个现象中包含的至少四条物理知识. 答:(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观察两幅图回答问题: (1)简单的说雪是由水蒸气______(物态变化)而成的,该过程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2)雪雕与冰雕不但会熔化还会升华,那么在0℃以下的东北极寒的天气里它们是以______(熔化/升华)方式变小. |
20. 难度:中等 | |||||||||||||||||||||
阅读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常温下,为了测出海底有多深,竖直向海底发射声波,0.8s后接收到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电路,R1=R2=12Ω,电源电压为18V.求: (J)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 (2)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
22. 难度:中等 | |
某家庭电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情况,在灯泡、电视机、节能台灯和23个小彩灯中哪些用电器采用了串联接法?前三者的工作电流分别为270mA、380mA和50mA,每个小彩灯的工作电流是200mA,当这些用电器同时工作时,干路中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安培? |
23.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 (2)该固体是______(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_(变大/不变/变小,下同),内能______. (3)图中AB段和CD段,如果升高相同温度,______段吸收的热量较多,因为同种物质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时______(大/小). |
24.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玻璃代替平面镜,图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选择实验器材______,______(实/虚)像不能被该器材接收. (2)该同学根据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总是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相等/不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4)若把玻璃板后方的蜡烛也点燃,看到的像不清楚,原因是: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此时,一位同学不小心把L1 的玻璃外壳打破了,结果L1不亮,L2却更亮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断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根据______(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猜想一是不正确的. (2)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了一只电压表,分别______(串/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L1两端______(有/没有)电压,L2两端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电源电压. (3)实验发现两次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说明猜想二也不正确. 你认为L1不亮、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L1电阻变大; B.L1电阻变小; C.L2电阻变小; D.L1功率变大. |
26. 难度:中等 | |
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镜面反射/漫反射). (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______(倒立/正立)、______(放大/缩小)的______(实/虚)像,这和______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______(上/下)方,而且所成的像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
27. 难度:中等 | |
老花镜的“度数”(用字母D表示)等于它的焦距(单位为m)的倒数乘以100,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你在步骤中测量的物理量,最后写出老花镜度数的计算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