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东明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解答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通常我们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是以     为参照物,每天看到太阳自东方升起,这是以     为参照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完成下列填空:
(1)某人的身高178   
(2)大人行走的速度是1.3   
(3)270km/h=    m/s.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刻舟求剑”是由于楚人不懂     所致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    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    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    作为参照物.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甲、乙两个物体都各自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v=3m/s,v=5m/s;则通过相同的路程时,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的比为t:t=    ;若它们运动的时间相同时,则它们通过的路程的比s:s=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10s内可前进    m.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    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实际上        也能传声,    不能传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    v2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    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新《龟兔赛跑》的寓言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等它突然醒来,发现不好,撒欢似的跑到了终点后发现乌龟还未爬到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
B.乌龟始终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若加油机的速度为6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尽可能是( )
A.0km/h
B.等于600km/h
C.大于600km/h
D.小于600km/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所用时间( )
A.多
B.少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3:1
B.3:4
C.5:3
D.4:3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则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5m/s
B.4.8m/s
C.17.5m/s
D.16.7m/s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某人测得总页数为200页的书厚度为9.00mm,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为( )
A.0.18mm
B.0.36mm
C.0.045mm
D.0.09mm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时,乙物体是( )
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要与被测边平行
B.测量一定要从刻度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车迷李飞和马力,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他们都说自己的车跑的快,请你给当裁判,设计两个方案:
1______
2______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一位同学用刻度尺5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是:10.42cm、10.21cm、10.43cm、10.44cm、10.43cm,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是    .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写出下列各图的读数:
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
(1)木块长度为______厘米.      (2)园环的外径长度是______厘米.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s/m10203040
时间t/s3.25.36.89.2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小明从语文课本上读到一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
(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2)小明猜想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3)于是他用两支铅笔、一把刻度尺、一根细橡皮筋,组成实验装置.
(4)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时发出了响声,当橡皮筋振动停止,响声也没有了.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以上的阅读,你认为小明的探究活动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些环节?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m用了30s,而B车通过9km用了12min,那么速度快的为     车.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长为12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铁路桥,用了15s,则铁路桥的长度为多少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