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
2. 难度:中等 | |
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如皋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3. 难度:中等 |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4. 难度:中等 | |
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与液体的( )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种类有关 D.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 |
6.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小莉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
7. 难度:中等 |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8. 难度:中等 | |
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 B.灯和桌面都是绿色 C.灯是绿色,桌面是白色 D.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
9.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响度不同,判别出不是外婆声音的 B.图乙中的现象说明容器中的水已经沸腾 C.图丙中,敲击水中的石块,能听到石块的敲击声,只能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图丁中,红光外侧放置的温度计示数能上升,说明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 |
11. 难度:中等 | |
光污染已经称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时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短跑比赛时,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B.-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冰立刻开始熔化 C.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D.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时,声波的振幅不断减小 |
13. 难度:中等 | |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光的 实验证明了太 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 |
14. 难度:中等 | |
交响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弦乐器的琴弦由于受到弹拨或摩擦而 发出了声音;乐队指挥员能够分辨出交响乐中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辨别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把播放器的音量开得过大,优美的音乐也变成了 . |
15. 难度:中等 | |||||||||||||||||
水蒸气可以形成露水、雾、霜.阅读下表,在(1)、(2)、(3)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
16. 难度:中等 | |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轻轻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不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更大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发生了变化.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甲/乙)实验,另一个实验则说明了 . |
17. 难度:中等 | |
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甲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如图乙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可以 . |
18. 难度:中等 | |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荧光物质发光,自行车的尾灯是由 组成的.当汽车发出的光射到尾灯上时,它会使光 ,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 |
19. 难度:中等 | |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右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温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温水的温度是______℃. |
20.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
|
21. 难度:中等 | |
小红站在穿衣镜前2m处,这时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为 m.若小红向穿衣镜移动1m,则像的大小将 (变大/不变/变小);若小红举起自己的右手,则她的像举起的是 (左手/右手). |
22. 难度:中等 | |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分别表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两个变化,甲图是在温水上方放置了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它可以模仿 (雨/雪/冰)的形成过程;乙图是在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碘粒,再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一根棉线,通过对碘微微加热来模仿 (雨/雪/冰)的形成过程. |
23. 难度:中等 | |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
24. 难度:中等 | |
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S为光源,MN为不透光的木板,作出木板右侧光线射不到的区域(用阴影表示).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请在图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
25. 难度:中等 |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______(水银/酒精)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是78℃) (2)小明正确操作后,画出了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3)此次实验时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太长,请你提出一个缩短加热时间的建议:______. |
26. 难度:中等 | |||||||||||||
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 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大/小)的原理. (2)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 (3)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你可以作一个猜想: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丽同学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OF面绕法线ON缓慢向后旋转,在白纸板上居然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再把白色硬纸板OF面绕法线ON缓慢向前旋转到适当位置,白纸板上又出现了反射光线. (1)小丽针对这一现象,经过思考,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只有当OF面跟OE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一定跟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猜想2:OF面上出现反射光线未必要跟OE面处在同一平面.究竟是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丽进行了三次实验:让一束光按图乙所示射向平面镜,并将实验的有关现象记录如下表所示.
(2)请帮小丽从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归纳出两条有关光反射的规律:①______;②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在下表中记录了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通过对数据和图象的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_;②______. (3)如果让你参与实验探究,你认为在该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是(至少写出一条):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______.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_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大雪过后,小李在户外观雪时发现两个现象:(1)雪景中非常静谧,他试着唱歌,声音也不像平时那么响;(2)阳光照射不到的积雪,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而地面却是干爽的.请帮助小李分析这两个现象. |
32.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减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此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 (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
33. 难度:中等 | |
2005年10月12日9点,“神舟六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第2次载人太空飞行,如图所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就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_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至于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产生大量的“白气”是由于______形成的.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 (2)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_____、汽化或______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3)飞船工作依靠太阳能发电,系统依靠模拟式太阳敏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太阳能电池阵自动跟踪太阳,并将电池翼正对太阳.太阳电池翼将光能转化为______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