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 B.能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超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人耳不能接受次声,所以次声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
2. 难度:中等 |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前后两句中物体的运动参照物是( ) A.地球、地球 B.地球、竹排 C.竹排、地球 D.竹排、竹排 |
3. 难度:中等 | |
用最小刻度为cm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5.2cm B.5.2dm C.52m D.5.2mm |
4. 难度:中等 | |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 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
5. 难度:中等 | |
将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图线,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
6. 难度:中等 |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7. 难度:中等 | |
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
8. 难度:中等 | |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
9. 难度:中等 | |
小刚在体育中考项目50m跑的测试中,体育老师记下了他跑到30m处所用的时间是5s.他跑这30m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 |
10. 难度:中等 | |
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 |
11. 难度:中等 | |
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和 液体表面上气体的流动. |
12. 难度:中等 | |
读出右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0℃)甲是 ℃,乙是 ℃. |
13. 难度:中等 | |
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 |
14. 难度:中等 | |
人工降雨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干冰的目的是通过它的 而 热量,达到使云层急剧降温的目的. |
15. 难度:中等 | |
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 (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 ; (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 ; (3)冬夜出现的“霜”是 ; (4)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 ; (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 . |
17. 难度:中等 | |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9. 难度:中等 | |||||||||||||||||
声音的探究 (一)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____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______ (二)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存在的是:______ (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______ (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
20. 难度:中等 |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_____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 |
21. 难度:中等 | |||||||||||||||||||||||||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简答: (1)“下雪不冷,化雪冷”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2)北方的冬天,窗户上会有冰花出现,它属于什么现象?会出现在玻璃的哪一侧? |
23. 难度:中等 | |
一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1.5秒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速是340米∕秒) |
24. 难度:中等 | ||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