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童话《小白兔和大灰狼》中,大灰狼装着小白兔妈妈的声音敲门,可小白兔听出了那不是妈妈的声音,所以没有开门,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进行判断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都不对 |
2. 难度:中等 | |
雨过天晴后,有时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它的形成原因是( ) A.温度变高了 B.温度变低了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
3. 难度:中等 | |
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4. 难度:中等 | |
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出距离,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下列哪个问题( ) A.测海底深度 B.测敌机的远近 C.测与山峰间的距离 D.测雷电发生地与我们间的距离 |
5. 难度:中等 | |
喝滚烫的茶时,我们可以用嘴向水面吹气,使我们不至于被水烫伤,其主要原因是( ) A.向水面吹出的气可以将茶的热量带走 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而蒸发有致冷作用 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有致冷作用 D.吹出的气体比茶的温度低,与茶混合后使茶的温度变低 |
6. 难度:中等 | |
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小于12cm B.等于12cm C.大于12cm D.无法判断 |
7. 难度:中等 | |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液化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液化,汽化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冬天,玻璃窗上常出现小水珠 B.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C. 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D. 冬天,说话时哈出的“白气” |
9.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
10.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 A. 日食 B. 观察车后情况 C. 照镜子 D. 筷子“上翘” |
11. 难度:中等 | |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下面说法哪个正确(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
12. 难度:中等 | |
小华在学习了一章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
13. 难度:中等 | |
为了“非典”防治,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监控“疑似病人”的体温是否异常.为了保证“疑似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检查病人体温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在测量每次体温后,对体温计进行消毒,下列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沸 C.用酒精灯火焰烧 D.用酒精棉球搽拭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在扬州瘦西湖的水中可看到白塔的倒影 |
15. 难度:中等 | |
装在汽车前面的后视镜属于(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
16. 难度:中等 | |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 D.不管怎样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 |
17. 难度:中等 | |
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 ) A.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B.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C.实物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D.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
18. 难度:中等 | |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 B.绿红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小明用实验室的温度计来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海波和石蜡的 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中 是海波,海波的熔点是 . |
22. 难度:中等 | |
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通过读这首诗,联系我们学过的一些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请完成以下空格:(1)文中“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 时产生啼声,靠 传播到四方;(2)“霜满天”说明发生了 现象. |
23. 难度:中等 | |
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一因为草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反射. |
24. 难度:中等 | |
上海将举办世博会,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世博时或人工降雨缓解污染: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 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
25. 难度:中等 | |
体温计是利用液态水银的 的性质制成的. |
26. 难度:中等 | |
牛顿在1666年做的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谜,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上看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 、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在这七种色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 和 . |
27. 难度:中等 | |
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上有用荧光物质印的“100”字样,在 的照射下会显示出来. |
28. 难度:中等 | |
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的 形成的.看“电影”中的“影”是光通过放映机 形成的. |
2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 ______图(选填“甲”或“乙”)为体温计,其示数为 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有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向一口井,要使阳光能射入很深的井底,应怎样放置平面镜? |
3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从室内的一盏电灯通过墙壁的两个小孔射出来,请你根据这两条光线确定电灯的位置. |
32. 难度:中等 | |
如图A′是A经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像,试确定该凸透镜的焦点. |
33. 难度:中等 | |
有一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反射得到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
3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其中F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出射光线. |
35.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的实验中,小聪同学获得了如图所示的曲线,这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当液体沸腾后,它的温度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将液体上方的气压增大,则液体的沸点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我们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______锅. |
3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模型图,则: ①把蜡烛放在______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②把蜡烛放在______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小; ③把蜡烛放在______点,在光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④在将蜡烛从a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蜡烛成的像逐渐______. |
37. 难度:中等 | |
如图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实验时用平板玻璃来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______.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的关系;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 (填“能”或“不能”)接受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
38.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______. |
39.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