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粗(bǐ)  (màn)  利(xì)   开(zhàn)

B.红(fěi)  (liè)   黑(yǒu)  (pōu)

C.补(mí)  (zhòu)  (cèng)  (cāo)

D.问(jié)  名(nì)   (gù)   形(qí)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翻来复去    广茅无垠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无可置疑

B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于扬顿挫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颔首低眉

D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深恶痛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    反应     骇人昕闻

B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

C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善读”,即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②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在读到读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人们常常引用“开卷有益”这句古语。

④不过,“开卷有益”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⑤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③⑤②④①

B.① ③⑤②④

C.⑤②④①③

D.③②⑤④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课内现代文阅读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                                             ;“这一声”指               ;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                                            

4. “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                                             ;其中“何尝”对表达句义的作用                                            

5.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                                             ;“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                                            

6. “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                                             的感情。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古诗,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

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亦不其姓字(      )       (2)每有意(        )

(3)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乎(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我的介绍: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现代文阅读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2.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3.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

4.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写作展示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文章要写出渴望什么,为什么渴望。 4.字数不少于600。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