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七十中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溅(bèng)   骨(hái)    回(yú)     卧龙(qiú) 

B.立(zhù)    (luán)   微(bēi)    教学相(cháng)

C.刻(qīng)   哑(yīn)    逗(tiǎo)   忍俊不(jīn)

D.立(sǒng)   (mì)     (liǎn)   一丝不(gǒu)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绫纱   键步   俘虏   仙露琼桨

B.吮吸   葱茏   伶仃   头晕目眩

C.喧器   缀泣   预兆   瘦骨嶙峋

D.和睦   幕色   宽怒   一瞬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挡案   逃窜   铁楸   更胜一筹

B.鱼粼   劫掠   椭圆   一叶孤舟  

C.圆弧   窸窣   畅谈   昂首挺立

D.悬殊   妒忌   篝火   毫不忧豫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百色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雅安。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经典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                    ,夜泊秦淮近酒家。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4)争渡,争渡,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无可奈何花落去,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讽喻故事,请说说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

两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看云识天气》节选语段,完成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②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1.第①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例句,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2.你认为标题“你在伞里吗”好在哪里?

3.文中多次有对风雨的描写,请你说说它们的作用。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第④段不能删去的理由。

5.你是怎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河中石兽》选自《           》,作者     ,字晓岚,是清代文学家。

2.解释加横线字。

(1)二石兽沉焉:        

(2)十余岁:        

(3)非木杮:        

(4)不亦乎:        

(5)不可得:           

3.翻译句子。

(1)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请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僧:                        

讲学家:                        

老河兵: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题。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2.第三句“唯有”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作文

生活中,爱的方式多种多样,物质的帮助是爱,精神的鼓励是爱;表扬是爱,批评亦是爱;沉默是爱,唠叨亦是爱……请以“           (也)是爱”为题作文。

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挚,鼓励创新。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透露身份的各种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