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江苏扬州江都区二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jū)   强(jué)  轻怕重(niān) 深入骨(suí)

B(chèn) (hé)   浑身数(jiě)  风雪途(zài)

C悍(biāo) 热(zhì)  恶如仇(jí)   苦心孤(yì)

D(yī)   首(jī)   中流柱(dǐ)   炙人口(kuài)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深有感受地说道。

B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C它名叫红山碧山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蒙语意为“美丽的草甸”)

D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写字姿势不够端正,爸爸多次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B这些正值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C2014年十大流行语揭晓,“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你懂的”等脱颖而出

D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烈日和暴雨下》细致描绘日之烈与雨之暴,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的痛苦;《故乡》通过“回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的对比描写表现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捕蛇者说》中的“说”这种文体或因事而论,或抒发感触,都是为表达一个道理。

C李白的《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诗圣”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D我们日常读书、看报,有时会遇到“子曰诗云”这样的字眼,其中“子”指孔子,“诗”指《诗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扬州不仅有秀美的园林风景,更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她亲密接触,你会被她独特的诗词文化、书画文化、戏曲文化、餐饮文化和沐浴文化所吸引。置身其中,她的一点一滴都会让你心动:她的婉约灵动          ,她的精巧细致         ,她的清新秀气          ,她的沧桑沉浮           ,她的勃勃生机         

①体现在莲花桥的绝美设计上

②荡漾在瘦西湖的一波碧水上

③刻印在宋代石塔的斑斑印迹上

④盎然在千年银杏的绿意正浓上

⑤洋溢在湖舟船娘的亲切笑脸上

A①⑤③④②        B②①⑤③④

C⑤②③④①        D②①⑤④③

 

二、书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看着róng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的风景,听着古筝《茉莉花》的现场演奏,各地的记者们争相打开了相机镜头。旖旎的瘦西湖风光,婉转动听的扬州小调,精zhàn的修脚技艺,shē华的盐商老宅、吴道台宅地让见多识广的记者们触摸到了扬州文化的博大精深,由zhōng感叹扬州既能享受繁华又能体验宁静,真是一座“诗意”之城。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4)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8)灾情十万火急,党中央一声令下,武警官兵“               ”,迅速集结,赶赴灾区。(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一】1.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脱,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往后便倒了。武松赶将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盅,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2.

(1)请为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贴切的标题。

(2)武松杀人后,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体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

【活动二】

3.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多了阳光,多了欢乐光明中学九(3)班准备开展以“微笑”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A.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B.为了配合这次活动,班上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仿照下面两个栏目的名称,再设计出两个。

示例:微笑妙语集锦、微笑脸谱展示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这首词写于诗人遭弹劾罢职还乡居于山阴之时。

1.这首词写了词人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说说词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李渔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减

【注释】

①防弋:防备射猎

②扪:持,握,这里可译为“”。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垂无益(      

②诸鸟亦      

③兼为耳(      

其能事(       )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用法与例句“以在卧榻之上也”相同的一句是

A物喜

B美于徐公

C塞忠谏之路

D遂许先帝驱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鸟儿要称李渔为知己。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

读书如“喝粥”

赵畅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概括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2.章第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4.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作为本文论据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

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

铲除心灵的糖皮

余显斌

①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

②他最大的缺点是爱吹泡泡糖,吹得大大的,啪一响,炸了。然后又吹,吹大,又炸。最后,嚼得没甜味了,“”的一声吐在地上。时间一长,教室地板上占着一个个泡泡糖皮,踩在上面黏黏糊糊的,很难受也很不卫生。过去的班主任也批评他,他脖子一硬说:“是我吗?谁看见?”弄得班主任无言以对转身走了。他却得意地笑了说:“问题学生嘛,当然得有问题。”

③汪老师接班后,他照样如此,把糖皮吐得满地都是。教室地板上黑乎乎的糖皮,星星点点,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那天,汪老师让彻底打扫卫生,其中一项就是铲掉地板上的糖皮。 任务下发后,大家都争着干,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子。可是,就是没谁愿意铲糖皮。班长一看生气了,望着他说:“谁吐的谁铲。”他脸红了,脖子上筋一根根凸出来说:“谁吐的?我看是你吐的。”班长气红了脸说:“问问同学们,看究竟是谁吐的。” 可是,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说,害怕他报复。

④这时,汪老师笑着说:“没人铲,我来铲吧。”说完,拿出一把小刀,蹲下身子,用刀刃小心地对着糖皮四边一旋,再一铲,铲下一整块糖皮。接着,又这样一转一铲,铲掉一块糖皮。他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汪老师,望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全班同学也望着班主任,静悄悄的。

⑤班长忍不住了,忙站出来,准备去接汪老师手里的刀子,说:“汪老师,我们来吧!” 汪老师不给,仍然笑笑的,望着全班同学说:“这糖皮,不管是谁吐的,总之都是我的学生。‘生不教,师之过’啊,我是班主任,有推脱不了的责任,自己罚自己。以后,如果还有,我还罚自己。”说完,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铲着。铲过之后的地板,干干净净能照见人影。 教室里,仍然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他低着头,满脸通红,第一次安静下来。

⑥铲到他面前,他脚前有两块。汪老师抬起头,望着他,仍笑笑地说:“让一下好吗,不然,我铲不成。”他没让,流了泪说:“老师,我——我来铲吧。”汪老师这次没推辞,笑着捶捶腰,把小刀递给他说:“真累了。好吧,铲干净点啊。”他点着头,蹲下,学着汪老师的样子,小刀在糖皮四边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接着,又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他铲得很细致,也很认真。四周静静的,突然响起了掌声:有同学们的,也有汪老师的。

⑦他仍在铲着,一下又一下。他没抬头,泪水一滴滴滑落在地板上。他走过的地方,地板一片洁净,像一面镜子,照见人影。其间,别的同学要来代替他,他摇着头怎么也不让。他的心里在惩罚自己。铲完,他站起来,回头望望,心里竟漾满一种幸福感。

⑧以后,校园里一个问题学生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勤奋礼貌的他。大家都夸他变化快,出人意料。可是,他清楚,这是因为那个下午汪老师用一把小刀铲除了他心中的糖皮。他的心因此一片清洁,干净如洗。

1.根据第③—⑥的内容,完成下表。

主要事件

“他”当时的反应

“同学们”当时的反应

“他”坚拒打扫任务

蛮横

害怕报复,不敢说话

(1)

震惊

静静望着,非常吃惊

汪老师笑着说理由

(2)

眼圈红了,深深感动

“他”主动要求铲糖皮

悔过

(3)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说出你对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2)简要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你谈谈文章标题“铲除心灵的糖皮”的含义。

4.阅读下面的两段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一】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魏巍《我的老师》

【链接二】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子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本文中的第⑤画线句子与上面的两段链接材料都与老师有关,请从表现老师的角度分析这三段文字的描写角度和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

描写角度:

设计用心: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鲁迅怀念故乡里的豆和戏,此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豆,再也没有看过那么好看的戏。成长路上,我们得到过,也失去过。有些东西过去了就再也没有出现,有些东西可能再次出现却再有没有当时的味道。

请以 “再也没有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3)书写工整、规范。

(4)书写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