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江苏丹阳市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测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引人入胜。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  )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chún(  )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    )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ān(    )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应。 选自《汪曾祺精选集》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古诗默写。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子曰:“巧言乱德,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一段场面描写的文字有好几处毛病,请按照要求加以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李老师锐智的观点,激发了同学们对老师、家长的感激和爱戴,风趣幽默的语言,强烈刺激着每一位在场的听众。同学们勇敢地举起手,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表明自己将为之赴汤蹈火。他们主动和在场师生互动,得到了全场师生的支持。不过,也有个别同学说他们疯了。随着整个演讲活动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同学奔上讲台。

1.删除语段中与整个场面的氛围不一致的一句话。

2.语段中还有几处毛病,请选择3~4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群野人手中解救了一个俘虏,并将他带回住处做自己的仆人,还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B祥子在混乱中逃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C阿廖沙对布料变色一事充满好奇,又受到表哥萨沙的怂恿,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染成了蓝色,事后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

D白骨精在白虎岭一变村姑,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赶走。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1.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集        ,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      ,父亲要我拿的书是      

2.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你对文中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价?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的宽马路与大立交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结合下列几则材料,分别探究这种规划设计的初衷与负面影响。

材料一:不少城市景观大道、主干道越拓越宽,动辄“百米大道”。立交桥、高架桥林立,成为中国大城市在宽马路之外更具“特色”的景象,被广泛宣传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过,城区内道路越拓越宽越拥堵,几乎成了大中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

材料二:大空间才有大视野,宽马路上车水马龙,两侧高楼林立,白天绿起来,晚上亮起来,此等新景观是何等的气派!不过,此种一哄而上的“现代化”演化成了“千城一面”,真正传统性、地域性、人文性的城市景观特色,反而被隆隆推土机铲除了。

材料三:宽马路阻断了城市支路的相互连接,宽马路两侧联系不便不畅,沿街商铺人气和营业效益降低,城市空间被切割成一块块的“孤岛”。车行道大大拓宽,而将自行车挤上人行道与行人争道,使步行活动变得越来越不够安全舒适。城市框架拉得更大更散,城市建设占地更多而使用效率降低。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诗歌。

扬州送人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

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竹箭流:似竹箭一样在水中穿行,形容极为迅速。

②归风:柳麻子说书

1.第二句“枫江竹箭流”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样写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2.第五句“落日低帆影”是历代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的妙处。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红桥游记

清代  王士祯

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壬寅年的夏天,与箨庵等诸子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歌而和之。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循小秦淮折而  

(2)丽人靓妆袨服(  

(3)尽四时之美()

(4)顾而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颇尽四时    能以径寸

B.寡人反取病    惧有伏

C.予往来北郭    广故言欲亡

D.有桥宛        满坐寂

3.翻译下列句子。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

4.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

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像保尔柯察金、鲁宾逊、觉慧、觉民等等,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2.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

4.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简要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阅读《那棵老柿树》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

2.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

3.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

4.品味语言。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孤独”

5.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

 

十、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题目:我,并不             (横线上填写“孤独”、“勇敢”、“脆弱”等词语)

要求:

①先把题目填写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④600~800字之间;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