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走投无路(tóu) 偌大 (nuò) B.踌躇满志(chú) 笑靥(yè) C.神采弈弈(yì) 惊骇(hài) D.中流坻柱(dǐ) 菡萏(hán)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 B.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C.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相径庭。 D.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
3. 难度:中等 | |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犯过失。 B.衡:梗塞,指不顺。 C.喻:明白,了解。 D.拂:通“弼”,辅弼。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近日,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学开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C.“魅力无锡”的打造,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 D.遭受挫折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得到升华,但是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
5.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语段意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冯骥才写道:“一百年来,天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入口’。一个是传统入口—从三岔口下船,举足就迈入了北方平原那种彼此大同小异的老城文化里;另一个是近代入口—由老龙头车站下车,一过金刚桥,满眼外来建筑,突兀奇异,恍如异国,这就是天津最具特色、最夺目的文化风光了。”舟船与火车,是代表两种文明的最佳意象,前者悠缓、松弛,后者迅猛、强烈。然而,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异质生活的空间秩序在大革命的狂欢与苦难中土崩瓦解。某种只能在洋房里滋生的生活被正式取缔,人与建筑的相互选择关系至此结束。欲望正以广场、商厦、立交桥、商品楼的形式瓜分着天津这座城市的有限空间,而老房子则只能成为它们的猎物。只有少数的幸存者,比如解放北路,但它们不会使我们感到幸福,相反,只能见证我们的伤感与哀恸。 A.冯骥才认为“传统入口”与“近代入口”是天津最具特色的文化风光。 B.天津的近代文明具有迅猛、强烈的特点。 C.天津有限的城市空间正被现代建筑瓜分着。 D.对城市传统建筑的消失,作者是伤感的,无奈的。
|
6. 难度:中等 | |
基于对《水浒》的阅读体悟,甲、乙、丙所代表的人物,正确的应该是哪一项?( ) 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 甲 ,我们虽可怜其遭遇, 却鄙薄其为人;对于 乙 ,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 丙 ,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A.甲:宋江 乙:吴用 丙:林冲 B.甲:时迁 乙:武松 丙:戴宗 C.甲:杨志 乙:林冲 丙:李逵 D.甲:高俅 乙:李逵 丙:杨志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文言文。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濒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①之,其为君亦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②鲁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注】:①宥(yòu):宽恕。 1.下列句中的“于”与“欲以戮之于群臣”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苛政猛于虎也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想让鲍叔做太宰,但鲍叔认为管夷吾更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因而向桓公力荐管夷吾。 B.管夷吾有一次曾差点暗杀了齐桓公,所以齐桓公耿耿于怀,不能原谅他。 C.施伯识破了齐国的用意,坚决反对将管夷吾送给齐国,足见其洞明局势的远见卓识。 D.鲁庄公虽有谋臣施伯为其出谋划策,但因为自身目光短浅,最终还是中了齐国的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 ①公自莒反于齐 反: ②请诸鲁 诸: ③请生之 生: ④如鲍叔之言 如: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⑵ 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诗歌。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 1. 请说说首句中的“网”字的表达效果。 2.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现代文。 ①美国猎奇新闻网站报道,生活在亚马逊丛林中的鸟类——烟灰悲雀的幼鸟并不依赖成鸟保护,而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伪装成颜色鲜亮的有毒毛虫。 ②幼鸟们一出生就长满了鲜亮的橘色长绒毛,毛的顶端为白色,它们甚至会像毛虫一样蠕动,从而有效地伪装自己。颜色越鲜亮的毛虫毒性越强,掠食者将幼鸟误认为有毒毛虫就不会攻击它们。 ③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古斯塔表示,烟灰悲雀为了保证幼鸟的安全不断改良它们的行为:成鸟每小时只给幼鸟喂食一次,这样能减少它们暴露的概率;幼鸟并不会向成鸟乞食,它们无法辨认飞到窝边的是父母还是掠食者。生物学家相信,这些策略能提高幼鸟在出生20天内的存活率,出生20天后它们便能独自生存。 ④直到2012年被科学家发现,烟灰悲雀的神奇伪装行为才为人所知。与伪装成周遭环境不同,这种鸟类伪装成其他动物的行为被称作警戒拟态。许多其他物种例如蝴蝶也会使用警戒拟态伪装自己。 1.第③自然段“成鸟每小时只给幼鸟喂食一次”中加点字“只”能否删去?为什么? 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现代文。 谈“忍” ①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 ②“忍”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叫人忍让、忍受和忍耐,并不是委身以求全、苟且以偷生。今人标榜“忍”,也不仅仅为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无所作为。相反,它暗含着等待时机的策略、隐含不露的智慧。“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皆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可能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积蓄。 ③“忍”是有大小之分的。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大忍。由此看来,“忍”不仅是一种智略,更是一种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难怪有位名人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了。 ④不过“忍”似乎总与寂寞相伴。寂寞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历练,耐得住寂寞是做学问、成大事都必须达到的境界。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这方面可作为后人的典范。他少年成名,但不为名利所动,而是潜心书斋,求学海外,进一步提高自己。晚年更是能耐得住寂寞,拒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不出席各种公共场合。有人看到他的文章后慕名来访,他说: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他于大都市中避居一角,读书,静思,冷眼旁观人生与社会。他不愿成为主流;成为主流,只能给思考、创作造成累赘。要知道做学问、搞研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倘若背离其正道,醉心于镁光灯下,热衷于出风头,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⑤不可否认的是,“忍”的过程似乎总是痛苦的,总伴随着身心的煎熬。但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磨砺意志,锻炼本领,增益所不能,承担起天降斯人之大任。 1. 文章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④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现代文。 走近芦苇 ①清寒的早春,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②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砍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被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③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越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中越冬的小动物。 ④生命的顽强在于有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但芦苇毕竟真的变得苍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地无可奈何了呢? ⑤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⑥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是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欢呼和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⑦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槃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了。也只有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⑧猛然地发现脚下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锥,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质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走近芦苇”涵义的理解。 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文章的第③节加以赏析。 3.文章第⑤节中写到“我们……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结合全文思考:在作者看来,人生的冬天具体指什么? 4.明代翰林学士解缙有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作者笔下的芦苇却又另一番样子,试分析两种芦苇有什么不同。
|
12. 难度:简单 | |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2)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6)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7)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8)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一鼓作气, , 。(《左传》)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如今,随着各种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分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这样的人被称为“煎饼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题客调查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多是一知半解的“煎饼人”。有人认为,“煎饼人”就是谚语中所说的“门门通,门门松”的人。也有人认为,是社会在默默地驯化年轻人成为“煎饼人”,现在“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人才吃得开。 请谈谈你对“煎饼人”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简要分析,字数100字左右。
|
14.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为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 繁重学习中,偶尔停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前行的旅途会更加丰富多彩……偶尔停下来,总会找到曾经忽略的感动,总能顿悟生命的种种况味。 请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记叙文; ②写你生活中的感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 ④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