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长沙市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bǐnɡ)    格局    未干(xiù)    勃然大怒

B. 嗦(duō)    气慨    脉脉含情(mò)    全力以赴

C. 仃(línɡ)    惋惜    百折不(ráo)    枯燥无味

D. (ɡé)    服辨    日持久(kuànɡ)     暗无光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把失败的原因都

于别人。

B. 你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性格执拗的人,在团队工作中往往难以与人合

作共事。

C. 初三(1)班能在全校首当其冲地获得这次篮球比赛的冠军,证明了他们班的整体实力很强。

D. 关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合理,教育部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校园在安全方面不再出现问题,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个别网站存在着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等。

C.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的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

D. 不管条件十分艰苦,我们奋斗的决心仍十分坚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

A. 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 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 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 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与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季节景象不相同

一项是(     )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综合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长处的地方去,这样难道不是使自己贫穷吗?”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运用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示例】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困难吓倒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格列佛当了“羚羊号”的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图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船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B.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后主动追求并娶了虎妞。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是梁山好汉中真正的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

此人为《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人名)。下列故事情节:①汴京卖刀;②三打祝家庄;③大闹飞云浦;④江州劫法场;⑤遗失生辰纲,其中与材料中的人物相关的有: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释】①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此指诗人自己,时任刺史。

1.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颈联中“柳重”用得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骆统传记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

【注释】①改适:改嫁。②适母:古代称父之正妻。③黄武: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的第一个年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便宜 / 珠可历历也(《核舟记》)

B. 数问其/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C. 而自苦此 /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D. 夫人在也 / 然志未已(《隆中对》)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母泣涕

A.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B. 曹操比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诸葛亮《隆中对》)

C.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使人之所欲莫甚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骆统有何特点?结合原文,评价一下骆统的为人。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紫檀的特性

马未都

①紫檀是一种名贵的木料。假如你去故宫参观,会发现宫殿里的紫檀家具比比皆是。在雍正、乾隆年间,皇家对紫檀的使用十分频繁。清宫用了100年的时间把家具都替换成了紫檀木的。

②那么,紫檀有哪些特性呢?

③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当紫檀被开启、打光以后,颜色非常沉静。闪着一种如同金属、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可不是一种单纯的木头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④紫檀出料少,特名贵。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过去有非常大的紫檀料,绝大部分的料都比较小,偶尔才有大一些的。紫檀长大了以后,90%以上的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紫檀因出料少,而显得更加名贵。据说,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可见,皇上在用紫檀的时候也是非常心疼的。

⑤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应力小俗称“性小”,就是脾气小,不怎么变形。普通的木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冷收、遇潮胀,非常容易变形。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一般来说,紫檀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形。

⑥紫檀纤维细,易雕刻。紫檀材质的优点在雕刻它的时候最容易体现。紫檀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它的横断面雕刻时运刀特别流畅,与竖着运刀的感觉差不多。用雕工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横向走刀刀不阻”。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因为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势如破竹[1]”。紫檀没有这些毛病。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去雕刻,感觉都是一样的。另外,当紫檀被雕刻、打磨以后,它有一种模压感,花纹就像是冲压出来的。有些上乘的紫檀雕刻,甚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雕刻出来的,像机器在高压下压出来的。正是由于它的这些材质好处,所以紫檀备受众多雕刻家的青睐。

⑦几百年来,紫檀在家具行业中长盛不衰,牢牢地坐稳了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

(选文有删改)

注:[1]势如破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

1.下列关于“紫檀”的解说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紫檀的特性之一是颜色沉静有光泽,而且是一种如同金属、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B. 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是因为紫檀出料少,十分名贵。建造一个两层楼高的大钟,会耗费很多紫檀。这让乾隆很心疼,所以他大发雷霆。

C. 一般来说,紫檀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形。

D. 紫檀有一个好处就是雕刻时竖着运刀特别流畅,与在它的横断面雕刻的感觉差不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介绍皇家对紫檀的使用频繁,既体现了紫檀的名贵,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对紫檀的介绍。

B. 文章的第③段至第⑥段,每一段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紫檀与普通木头的比较,紫檀与竹子的比较等。

C. “紫檀长大了以后,90%以上的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一句中,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紫檀名贵,再分说紫檀特性,最后写紫檀备受青睐。

3.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文章内容,概述紫檀的特性。

【链接材料】作为最早认识和开发利用紫檀的国度之一,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紫檀。据史料记载,紫檀之名,最早出现于1500多年前的晋朝。崔豹《古今注》云: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为什么不读经典

彭程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地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选文有删改)

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疏远经典。

B. 经典能开阔我们的心境。

C. 经典文学作品难读而我们更应该去读。

D. 谈谈人们不读经典的原因。

2.下列材料适合作为文章第⑥段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传媒学家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B.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C. 无论中外,从林黛玉到德伯家的苔丝,可能文字不够绚烂,简单、简朴,甚至生僻或者不流畅,但经典文本中的描写和刻画都是非常“入骨”的——这是古典时期的共同追求——从荷马“阿格硫斯之怒”就沿袭下来的描述方式。

D. 快餐文学或者畅销文学的领域,文字要不是为氛围服务,要不即是为故事服务。在当代商业化写作的背景下,“阅读快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运词时可能会极尽简单从而来为“故事”提速,特别是类似《盗墓笔记》这种悬疑探险类的小说。

3.说说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①没错,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院子里年纪最大、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但老张却记得那些年老槐给那个小院带来的   欢乐。

②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院门口右侧,庞大的根系盘根错节,一半在院子底下,一半在路面底下。熟悉槐树脾气的人都知道,它的根扎到哪儿树冠就会延伸到哪儿。

③在每一个炎热的夏天,老槐就是天然的巨伞,挡住了灼人的热浪,树下就成了小镇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们边做活计边聊家常。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老张就喜欢这份热闹气儿,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给拿张小凳倒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④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这份热闹的人气中越过越红火。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下不紧不慢地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⑤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叶子长疯了,油绿发亮,密不透风,老槐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可老槐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老张就找来针筒,找来药,忙给老槐打针。过路的人,看到老张给树打针的样子,忍不住就打趣他两句:“老张,啥时改当树医生了?哈哈!变啄木鸟了。”老张也不介意,呵呵笑两声,回:“这树可比人要强。你能活过一棵树吗?”

⑥“是啊是啊,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来人搭讪着走远了,老张却被他那一句定在那里。因为老槐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树不知道,老张知道。

⑦之前,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他家的小院。他要将院子全部扒倒重建,搞农家乐。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小镇人像老张一样慵懒迟钝,老张的儿子却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得锯掉。与其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挪一棵终究要死的树,不如干脆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又惊又怒。

⑧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护树,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⑨过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黑色奔驰,“呜”一下来了,停在树下,时不时还会对老槐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

⑩老张不晓得老槐是怎么了,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失去了光泽,慢慢打卷泛白,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老人的头发,止也止不住。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老张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镇上的人,也很少再来老槐树下。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地飘逝了。

老张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那是你们仇富!”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场大风席卷小镇,老槐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相比,那场风不算猛。人老了,不抗病;树老了,不抗风。老张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倒下的老槐,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如果不是儿子的眼泪,如果不是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关于老槐树的秘密,也许就永远地随着老槐树去了。可儿子没能忍住,还是跟老张说了。原来儿子去找老同学商量,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看这情形,这个采伐证咱们肯定开不出来。但恐怕谁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吧……”这让老张的儿子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您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老槐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车砸烂了,是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呀!”

看着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                     

(有删改)

1.伴随着老槐的生与死,老张也品尝到了不同的滋味。依据你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当老槐成为小镇人的乐园,为老张家带来热闹的人气时,老张品尝到了_______的滋味;_______,老张品尝到了震惊、愤怒的滋味;当看到老槐一天天萎顿,慢慢死去时,老张品尝到了_______的滋味;当老张得知老槐死去的真相,看到满脸愧与悔的儿子时,老张品尝到了_______的滋味。

2.在小说中,作者往往借助人物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请结合所给示例,从选文中找出这样的一个语句并加以分析。

【示例】语句:“是啊是啊,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

分析:树寿命的长短,在于它本身,也在于它所处的环境。人的成长与发展,在于自身努力,也在于环境的影响。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标题是“一棵树的正常死亡”,实际上老槐树死得不正常,作者是想通过老槐树的死,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深入思考。

B. 文章详细描写老槐树给大家带来的方便,更能衬托出它死亡的可惜。

C. 文章以“老槐树的死亡”为线索,串联起了老张和儿子之间的矛盾,从而表现主题。

D. 老张和儿子对待老槐树持不同态度,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对老槐树的情感不同。

E. 文章第段写道“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体现出他毕竟后悔了,因为儿子受了重伤,他心疼。

4.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老张与儿子、老王与村民发生矛盾,其实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请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平山、修路、建厂,老房子一栋栋地倒下,新房子一排排地竖起。只有村里的老祠堂还没有毁掉,因为守祠堂的老王日夜住在这里,不准拆祠堂,甚至说:“人在祠堂在,人亡祠堂亡。”所以大家也不敢去动祠堂了,但是心里都不高兴,嘀咕着:“老王你这不是挡村里的致富之路吗?”

 

八、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微作文。

吴起,战国军事家、政治家,与孙武齐名。《吴子》一书含《图国》《料敌》《制兵》《论将》等六篇,反映了他的军事思想。书中道,简募良才,以备不虞;还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又云,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在这寥寥数语里,他指出在军事中人才的重要作用;讲求将领带军需要文武兼备、刚柔相济;强调“慎战”,反对穷兵黩武。这些思想观点都是很宝贵的,于现代仍有思考价值。

读后,就吴起某一个最有辩证哲理的观点,写一小段文字,谈谈你的认识或领悟,200字左右。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请以“天空飘来一朵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