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jùn、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juàn永、徐志摩的浓艳qǐ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bó识睿智……
|
2. 难度:中等 |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很想知道你从哪里来。 B. 一年一度的“黑五”(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网购高潮,被称为“跨界版双11”。 C. 《关于散文<白鹭>》选自《散文家喜欢的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D. 靖江籍著名运动员:朱敏、朱亚运、黄妍等人为靖江市第五届运动会的开幕送来祝福。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下必然要遵循物竞天择的原则。 B. 再看看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却又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C.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是人类碰到的最大难题。 D. 《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
4. 难度:中等 | |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④ 日星隐耀,____________。 ⑤自古英雄多奇志!曹操在《龟虽寿》中运用形象的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范仲淹虽遭贬职,却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
|
5.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 A.格列佛在“冒险号”大商船上做了船长,这次离家远航南洋,由于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后来又被海盗放进独木舟,在海上漂流了五天,无意中来到了慧骃国。 B.耶胡“脸又扁又宽,塌鼻子,厚嘴唇,咧着一张大嘴”,马比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状,也把他叫做耶胡。 C.大人国的印刷术历史悠久,国王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对格列佛想帮他制造火药和枪炮的建议大为反感。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写实的情节描写了格列佛游历的故事,揭露并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E.小人国的人民通过在格列佛的手掌上跳舞、在格列佛的头发里捉迷藏等方式玩耍。 (2)中国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格列佛游历的______(国家)与这个成语非常吻合,请你概述与之有关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难度:中等 |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广告多棱镜”专题研究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这则材料中小贩的广告宣传有何特色?说出其中一点并分析其妙处。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 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量的交通宣传语纷纷涌现,比如“没有红灯停,哪有绿灯行”、“退一步海阔天空,抢半秒飞来横祸”等等,请你再为交通安全拟写一条充满关爱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庆假期,陈刚和爷爷一起逛街,在“胜利酒楼”门口看到一则广告语:“第一次不来是您的错,第二次不来是我的过。”爷爷看了后不解其义,假如你是陈刚,如何向爷爷介绍这则广告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落梅》一诗,完成小题。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1)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扣住了“落梅”的“落”字来写,逼真地写出了梅花飘然而落的动态。 (2)《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困难 | |
欧阳铭,字日新,泰和人。以荐除①江都县丞。兵燹②后,民死徙者十七八。铭招徕拊循③,渐次复业。民有继母告子不孝者,呼至案前,委曲开譬,母子泣谢去,卒以慈孝称。尝治廨④后隙地,得白金百两,会部符征漆⑤,即市之以输。迁知临淄。遇春⑥师过其境,卒入民家取酒,相殴击,一市尽哗。铭笞而遣之。卒诉令骂将军,遇春诘之。曰:“卒,王师,民亦王民也。民殴且死,卒不当笞耶?铭虽愚,何至詈⑦将军?将军大贤,奈何私一卒,挠⑧国法?”遇春意解,为责军士以谢。后大将军徐达至,军士相戒曰:“是健吏,曾抗常将军者,毋犯也。”铭为治廉静平恕,暇辄进诸生讲文艺,或单骑行田间,课⑨耕获。邑大治。 【注】①除:任命。②燹(xiǎn):战火。⒔招徕:召集。拊循:安抚。④廨(xiè):官署。⑤部符征漆:上级下令征集涂漆。⑥遇春:常遇春,与下文“徐达”一样,是将军名。⑦詈(lì):辱骂。⑧挠:阻挠,违反。⑨课:考核,督促。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会部符征漆 (________) ②铭笞而遣之 (_________) ③奈何私一卒 (________) ④暇辄进诸生讲文艺 (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 例句:卒以慈孝称 A.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B.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 C.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卒 入 民 家 取 酒 3.翻译下列句子。 (1)兵燹后,民死徙者十七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描写“军士相戒”有何作用?
|
9. 难度:中等 | |
①在旅客穿梭的火车站台上,一位男士眨眼间就被特工锁定;一位女杀手刚现身,特工的手机便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现出她的姓名等信息。这是电影《碟中谍4》中的经典镜头,它们向观众生动地展示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魅力。实际上,该片在不经意间为人脸识别技术做了一个大广告。 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过程其实并不神秘。首先对目标进行检测,即判断输入的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是,便检测出人脸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然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再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③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工程,数据库信息的完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效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承担“人脸识别查询技术”国家攻关课题,为此建有256万张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数据库,可以达到每秒256万张高速识别,也就是说,一张人脸图像在1秒钟内就可以和256万张人脸一一比对,轻松完成核查。 ④实现《碟中谍4》中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应用当然离不开现代移动互联科技,实际上正是两者之间天衣无缝的融合,才达到令人惊叹的神奇效果。影片中的特工实际上佩戴了具有无线摄像功能的隐形眼镜,它可以实时捕获信息并通过蓝牙等近距传输工具发送给手机,手机将捕获的图像或视频通过无线通信上传至云端的搜索引擎,进而利用后台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瞬间完成审查甄别,对目标身份信息做出判断。这并不是什么科幻,现实生活中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用户比较配合、采集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用户不配合、人脸信息采集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现有系统的识别率将陡然下降。光照、姿态、装饰等,对机器识别人脸结果的准确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也有1%识别误读率。 ⑥在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过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功不可没。奥运会主办方在对开闭幕式入场券进行实名制管理过程中,要求入场券持有者提交个人信息和身份照片,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门票实名制身份验证。这实际上是奥运史上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其安保工作,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华发展的里程碑。 ⑦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被窃取事件层出不穷。近期发生的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数据库遭黑客攻击、600余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防范黑客攻击、确保信息安全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知名互联网企业网易近日宣布将推出电子邮箱人脸识别系统,其邮箱用户可以选择在异地登录时要求人脸认证,或者短时间多次输错密码被锁定后进行人脸认证解锁。此举把人脸识别技术一步引入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领域。 【链接】 人脸识别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语音识别、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人脸识别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人脸识别的困难主要是人脸作为生物特征的特点所带来的,主要表现为人脸结构的相似性和人脸外形的易变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人脸的很多遮盖物、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以电影中的情景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脸识别技术。 B.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过程分为对目标进行检测和人脸比对两步。 C.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效果完全取决与数据库信息的完备程度。 D.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安保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面。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梁衡的《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完成下列小题。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④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3.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窗 花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A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B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有删改) 1.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A说想起抓住一位剪纸老人双手时,脊背“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突出强调了“我”对窗花艺术的倾倒以及心灵的受到震撼。 B. 文中第③段写陕北人钟爱贴窗花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 C. 第④段画线句子“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半癫状态”写出了剪纸艺人剪纸时的入神与痴迷。 D. 第⑤段首句中“勾魂的俗物”指的是不高雅的物品,含贬义。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句中“像侍弄土地一样”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⑦段“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文第②段中画线句B“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和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陆蠡《囚绿记》) 《窗花》中第②段中说“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而陆蠡在囚绿后说“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请联系两篇文章,分别说说“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感受?
|
12. 难度:中等 | |
善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鲁迅先生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以“这才是我的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不出现真实校、人名; (3)文体不限; (4)书写工整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