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衅(xìn) 瞥见(piě) 佝偻(gōu) 拮据(jū) B. 静谧(mì) 旁骛(wù) 纤细(qiān) 菲薄(fěi) C. 襁褓(qiǎng) 庇佑(pì) 惬意(qiè) 汲取(jí) D. 睿智(ruì) 喑哑(yīn) 忐忑(tǎn) 抽噎(yī)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重蹈覆辙 怒不可遏 歇斯底里 温声细语 B. 精血诚聚 十拿九稳 媚上欺下 涕泗横流 C. —杯黄土 对答如流 红装素裹 克尽职守 D. 唯唯连声 强聒不舍 吹毛求疵 袖手旁观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乃是现代戏成功的不二法门。 B.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一时很难改变。 C. 一年一度的二沙岛草坪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广州的广大市民。 D. 会读书的人善于寻章摘句,把别人的言语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不会读书的人只会做文字的搬运工。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语文考试,我们班不及格的人数总算减少了近一倍。 B.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能否做出突出的成绩。 C. 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D.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 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C. 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D. 听说你新买了房子,改天我一定光临寒舍恭贺乔迁之喜。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语境,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①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 ②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 ③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 ④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
7. 难度:中等 | |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B.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C.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E.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水萦纡,草萧疏。 F.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②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④驿外断桥边,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⑥_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总是联系在一起。外敌不退,有家难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收复失地,建功立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千古诗句,不变的情怀。
|
8. 难度:中等 | |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 (1)秦王不说(《唐雎不辱使命》)(______) (2)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______)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______) (4)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______)
|
9. 难度:困难 |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鄭、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吴广素爱人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 广故数言欲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 比至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天大雨 2.把“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充分表现了陈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B. 士兵们之所以跟着起义,除了形势所迫,被逼上绝路,也有敬畏陈胜,爱戴吴广,愿意为其效力的因素。 C. 起义军冒充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队伍,为的是纪念二者的功绩,也为二者的无辜被害向统治者申讨正义。 D. 起义军一路上收编人马,力量迅速壮大,反映了秦朝的暴政不得民心,也表明了陈涉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本诗题为《商山早行》,诗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早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困难 | |
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①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③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⑤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选自《阅读与鉴赏:上旬》2004年第11期,有删改) 链接一: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选自《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链接二: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某机构开展“‘永恒的书’书目征集”活动,邀请部分市民从自己读过的书里挑选一部认为可以入选“永恒的书”的书,并附上推荐语。 读者A(电力员工):推荐一本我最喜爱的《乔布斯传》。“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有一天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正确的。”在乔布斯眼里,生命就是一场战斗,这个略显偏执的信念,激励他在创新的道路上水不止步。而作为一名电力人,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工种,但是所面对的工作都有不同的难度,我们就需要这种不懈的奋斗精神。无限激发自我,实现自我潜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推荐《乔布斯传》入选“永恒的书”。 读者B(初中生)……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必定会对书籍有兴趣。 B. 今日的市场上,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充斥着图书市场。 C. 专业书籍属于可读可不读的一类图书。 D. 真正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经典阅读的数量。 2.根据原文,对永恒的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恒的书主要指经典的文学作品,不包括其他非文学领域的书。 B. 永恒的书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它的范围是明确的。 C. 读永恒的书的人和从不读永恒的书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很大差异。 D.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归入永恒的这一类书,总数是非常少的。 3.第⑤段“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4.链接一的数据,反映了国民在阅读方面的什么情况?根据这个情况,就如何推广经典名著阅读,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5.请你参加链接二的图书推荐活动,参照示例(读者A)把你的推荐语写下来。 读者B(初中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最后一颗子弹 奚同发 ①谁也没想到,高大而茂密的林子间竟然有那么一片绿草如茵的空地。刑警吴一枪就是在那片林子里与最后一名歹徒狭路相逢的。这之前,吴一枪已追赶逃犯一整晚。那里树密山高,与战友已失去联系的他只能孤军作战。 ②黎明时分林子间还缭绕着一团团带状的雾气,相距不足百米歇息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 ③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浑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声。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徒脸上挂着绝处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了……” ④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别说只有20米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64式手枪,只要在50米以内任何点上,吴一枪都可以毫无悬念地撂倒对方。要不怎么是“吴一枪”呢!他是有名的神枪手,不仅在公安内部,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谁要是与他遭遇,一般是不敢对射的。 ⑤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⑥“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四次对天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第七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神。 ⑦“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口坚定地指向对方。 ⑧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⑨“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一字一顿清晰地说。 ⑩这一点几乎众所周知:因为百发百中,吴一枪追捕逃犯时一般只枪击对方的手腕、腿或其他并不致命的部位。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⑪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双手握紧那支沾着泥草晨露的手枪,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人举枪的影子。 ⑫吴一枪纹丝不动,只是双眼匕首般刺向对方。此时,他把全身的力量都贯注在自己那双并不算大的眼睛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公安,平时训练要“准”,实战则要“快”,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而这些对于吴一枪来说,是有过血的教训的。那次缉毒战,因为心里想着身后有记者,就想把枪打得漂亮一些,动作也潇洒一些,在甩手射中屋顶一名歹徒的小腿的同时,稍一迟疑,比右侧窗口的另一逃犯开枪晚了一瞬,对方枪响之后,一位老刑警为掩护他而中弹,扑倒在他的肩头…… ⑬“二……”声音洪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林间,一名警察与一个逃犯共同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⑭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吴一枪曾遇到过各种情形,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他记住歹徒昨夜慌乱中开枪的次数,可以准确地断定对方枪中只剩最后一颗子弹,而自己却没了子弹。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特别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⑮吴一枪嘴角挂着微笑——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脸上吧。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额头浸出一层亮闪闪的白色,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先慢后加速地滑过脸颊。 ⑯“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空地的一刹那,斩钉截铁地大喝一声,就像刚才命令对方“站住”那样威严有力,声震长空。 ⑰“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 ⑱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⑲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吴一枪发出“三”的同时,歹徒全身披着迎面而来的阳光,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拨动扳机后,子弹打飞了。 ⑳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用手枪拨过来歹徒那沾着草屑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了呼吸。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6年第1期,有删改) 1.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下面语句的描写十分传神,请加以赏析。 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双手握紧那支沾着泥草晨露的手枪,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人举枪的影子。 3.除了枪法如神,要分析刑警吴一枪这一人物形象还具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多处强调吴一枪枪法如神,阅读全文,谈谈该内容再文中的作用。 5.小说结尾本来有这样一段:“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因过度紧张造成大脑和心脏缺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迸裂了……”你认为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面对,告别总会让人百味杂陈。品味告别,当中也许有伤感,也许有期盼,也许促人成长,也许蕴藏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让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经历和人生。 请你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