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yīn)     然(hè)      育(fǔ)     取(dì)

B. 异(chà)     金(tuò)     恶(zēng)   注(jiào)

C. 徨(páng)    猎(shè)     祈(dǎo)    澎(bài)

D. 起(dí)        震(sǒng)    尴(gà)     惧(dàn)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即合   晴天霹雳

B.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九曲连环   鞠躬尽瘁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目不窥园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6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边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 ⑤⑥②③①④    B. ④③②①⑤⑥    C. ⑤⑥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⑤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木兰诗》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亥杂诗》中同样是面对落花,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祖国流血献身。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学子吧!

(1)请你写出一句表达爱国情思的诗句(含完整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想邀请县历史博物馆王教授来我校参加爱国事迹报告会,如果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代表,你将如何对王教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 

“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

这段话选自名著《__________》,突出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五、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儒雅谦和   博学睿智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

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

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逊的性格特点。

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     ②但微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我酌油知之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为什么要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4.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翠湖心影(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晴。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扣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

③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

④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拔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拔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⑤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想起他来,并和我所认识的几个孤独、贫穷而有点怪僻的小知识分子的印象掺和在-起,越来越鲜明。总有一天,这今人物酊形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

⑥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按碟算价钱。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一一”,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帐,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⑦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⑧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⑨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原文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2)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

2.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③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

3.根据文意,请分析作者“很是想念翠湖”的原因。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换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洗洗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知道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作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我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纳,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

2.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指的是谁?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母亲的形象?并谈谈这些方法的作用?

4.第十二段中写到,平日里老师眼中 “温文尔雅的孩子”,为什么“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

5.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成长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是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成长对青少年朋友来说,肯定有许多切身的认识和感受。关注成长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你的成长也许是一帆风顺,也许烦恼多多。然而无论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

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