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古今异义。 (1)引 (2)顾
(3)期 (4)去
(5)儿女 (6)委
|
2. 难度:困难 | |
翻译下列各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 难度:困难 |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寒雪日内集 俄而 雪骤 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 柳絮因风起 下车引之 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
4. 难度:困难 |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_”又“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3.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4.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 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5.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6.(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难度:困难 | |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_) (2)诸小儿竞走取之(_______) (3)取之信然(_________________) 2.王戎凭什么断定“此必苦李”? 3.从故事中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6. 难度:困难 | |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父到洛(洛阳) B. 为司隶校尉(担任) C. 既通,前坐(……以后) D. 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 B. 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 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 D. 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4.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