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在上海顺利举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已深深印入每位游客的心中。据此回答各题。 1.世博会闭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 A.A点附近 B.B点附近 C.C点附近 D.D点附近 2.关于世博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由较慢→快→较慢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由大→小→大 C.南半球夜长的变化由短→长→短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大→小→大
|
2. 难度:简单 | |
3. 难度:简单 | |
当扬州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A.a B.b C.c D.d
|
4. 难度:简单 | |
读“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
5. 难度:简单 | |
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扬州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扬州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
6. 难度:简单 | |
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反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甲地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北半球 C.天气阴雨 D.昼夜温差不变 2.下列四幅图中与a、甲、b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7. 难度:简单 | ||||
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各题。
1. 图中流经c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图中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2.a、b、c、d四地的洋流和海水性质比较 A.a处为寒流,增温减湿 B.b处为寒流,降温减湿 C.c处为寒流,降温增湿 D.d处为暖流,增温增湿
|
8. 难度:简单 |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可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各题。 1.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MN为下垫面,则 A.甲处气压低于丁处 B.风由甲处吹向丁处 C.甲处气压低于乙处 D.甲处天气晴朗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MN为下垫面,则 A.甲处代表陆地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3.如果该图为季风环流 A.若此图代表东亚季风环流,则甲为太平洋,乙为亚欧大陆 B.若此图代表南亚季风环流,则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印度洋 C.若此图代表东亚夏季风,则④的风向是西南风夏季风 D.若此图代表南亚夏季风,则④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农业区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 2.此类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流水侵蚀 3.这里聚落的分布特点 A.分散在山区 B.集中于山前地势较高的地方 C.成条带状分布于山麓或河流两岸 D.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各题。 1.2009年某市人口出生率为9.63‰,死亡率为7.56‰。目前,该市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 A.① B. ② C. ③ D.④ 2.下列事件或现象在人口增长模式③阶段更经常出现的是 A.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 B.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C.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大城市生活 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1死于伤寒 3.人口增长模式处在第④阶段的一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性别比不平衡 D.严重的就业压力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我国城乡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各题。 1.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水果罐头厂、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甜菜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微电子、制鞋
|
13. 难度:简单 | |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城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据此答各题。 1.吸引苏南地区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的因素是 ①劳动工资水平 ②土地价格 ③政策 ④市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4. 难度:简单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各题。 模式一: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三:沿边开放 → 边贸发展 → 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1.四种模式中,以政策为动力推进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下列地区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苏南地区 B.浙江温州 C.云南德宏 D.东北地区
|
15. 难度:简单 | |
2010年我国遭多轮暴雨洪涝袭击,2010年年8月23日,洪水袭击四川自贡,多名民众被洪水围困,警方紧急救助。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洪灾频发的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②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③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乱砍乱伐 ⑤围湖造田 ⑥地理环境脆弱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3.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16. 难度:简单 | |
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共有四级,其中最大一级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
|
17. 难度:简单 | |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
|
18. 难度:简单 | |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19. 难度:简单 | |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
20. 难度:简单 |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
21. 难度:简单 | |
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全,数量也越多。
|
22. 难度:简单 | |
影响上海郊区大型乳牛场布局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市场需求。
|
23. 难度:简单 | |
可持续发展内涵为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
24. 难度:简单 | |
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形式是发展清洁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则为发展生态农业。
|
25. 难度:简单 | |
修建水库只会给人们带来正面效应,不会带来负面效应。
|
26. 难度:简单 |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风向是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是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⑤⑥⑦自然带更替更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
27. 难度:简单 | |
读“某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由阶段I到阶段Ⅱ,该区域新增的土地利用方式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Ⅱ阶段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Ⅲ阶段新增的商业用地布局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原则。 (3)Ⅲ阶段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大量运输需要运输。
|
28. 难度:简单 | |
读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影响甲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与丁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丙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农产品出现在欧洲人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_________________的改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
29. 难度:简单 | |
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 (1)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是指: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长三角相比,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3)请你谈谈促进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