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在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2009年3月28日,全球88个国家的近4000座城镇按照时区依次在晚上8点半至9点半熄灯一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唤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其气候变化主要指 A.大气污染 B.酸雨现象 C.臭氧层空洞 D.气候变暖 2.下列现象中,可能与这种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①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 ②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 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25日晚7时16分,全球人口达到65亿。这是美国人口普查局国际项目中心作出的推算。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资源、环境受到过大的压力。据此回答3-4题。 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土壤盐碱化 2.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
3. 难度:简单 | |
读下面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推测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
4. 难度:简单 | |
读下面某产业可能建厂的地点和成本分析表,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该产业最好建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5.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南美各国的社会经济资料。请回答7-8题: 1.某跨国公司想到南美设立工厂,选择设厂国家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各国可劳动人口数的多寡。如果将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数视为可劳动人口,则可劳动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乌拉圭 B.玻利维亚 C.巴西 D.智利 2.人口增加原因有自然增加和移民增加。就自然增加而言,下列国家中每年增加的人口最多的是 A.委内瑞拉 B.哥伦比亚 C.阿根廷 D.秘鲁
|
6. 难度:简单 | |
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该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7. 难度:简单 | |
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
8. 难度:简单 | |
(24分)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请你推断:①该地的主导风向为盛行 风和 风;②该地河流的流向是 。 (2)若图中三个数码①②③分别代表重污染工业、轻度污染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则代表无污染工业的数码为 ;这说明工业区位的选择还要考虑 。若图中三个数码分别代表钢铁厂、污水处理厂和服装厂,则代表服装厂的数码为 ,原因是 。 (3)从城市的形成、发展、变化来看,工业区不断地向市区外缘移动,其原因是 、 。 (4)D处为 (填“高级”或“低级”)住宅区,理由是 。 (5)下图中,正确表示AE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
|
9. 难度:简单 | |
读图回答(32分,第1、2小题每空1分,其余均为2分) (1)填出图中ABCDE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水稻种植业 ⑤热带种植园农业 A. 、B. 、C. 、D. 、E. (2)写出A、C、E三处最主要的农产品: A. ; C. 和 ; E. 和 (3)图中缺粮最严重的地区是 (填字母),出口粮食最多的区域是 (填字母)。 (4) E处农业生产有三个显著特点,为 、 、 。 (5)F地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因素是 和 。 (6)与C处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和 。中国这 两地发展该农业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