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
2. 难度:简单 | |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蒙受重大损失。图1为火山喷发图片。完成2~3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3. 难度:简单 | |
图2为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读图,完成4~5题。 1.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2.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4. 难度:简单 | |
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第6题。 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
5. 难度:简单 | |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4所示。据此完成7~9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
6. 难度:简单 | |
图5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0~12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
7. 难度:简单 | |
图6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7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14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8. 难度:简单 | |
图8中的L线示意某月海平面等压线,M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5~16题。 1.此时M地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
9. 难度:简单 | |
图9为某地区图。读图,完成17~19题。 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A.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东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为热带草原气候 C.均为热带荒漠气候 D.东为热带草原气候,西为热带荒漠气候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3.关于图中海域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海水深度大于①地 B.①、②两地均有寒流流经 C.①位于加勒比海,②位于太平洋 D.①、②两地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
10. 难度:简单 |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箱(如图10),在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同时将两个玻璃箱放在阳光下照射,15分钟后测量玻璃箱内的气温,测量结果显示两个玻璃箱内气温相差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高于乙,因为甲的底面辐射比乙强 B.气温甲高于乙,因为甲的大气逆辐射比乙强 C.气温乙高于甲,因为乙的底面反射比甲强 D.气温乙高于甲,因为甲底层土壤的热容量比空气大
|
11. 难度:简单 | |
图11示意某地降水、风速的日变化。读图,完成21~22题。 1.根据降水的日变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最有可能是凹地形 B.该地最有可能是凸地形 C.该地最有可能为平原 D.该地夜雨多为锋面雨 2.根据风速的日变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天之中风速最大时太阳辐射最强 B.白天大气层比夜晚稳定 C.14时前后风速最大,因为此时空气对流最旺盛 D.风速的日变化主要是地形引起的
|
12. 难度:简单 | |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12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 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3题。 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
13. 难度:简单 | |
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3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24~25题。 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
14. 难度:简单 | |
读图14和图15,完成26~27题。 1.图14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2.图15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5. 难度:简单 | |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16,完成28~29题。 1.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 A.温带,35°N ~ 45°N B.热带,5°N ~ 15°N C.寒带,35°N ~ 55°N D.亚热带,25°N ~ 35°N 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 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
16. 难度:简单 | |
图17为西欧某地区地质分布图,读图,完成30题。 从P~Q作一地质剖面,可判断此剖面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
17. 难度:简单 | |
(20分)根据材料和图1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8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2分)
|
18. 难度:简单 | |
(20分)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