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 甲、乙两山的形成原因相同 D. 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
2. 难度:简单 | |
读水循环示意图,若全球气候变暖,则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水量变化量最可能是 A. 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 B. 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小 C. 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 D. 全球降水量明显大于蒸发量
|
3. 难度:简单 | |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读人口性别比曲线图,曲线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①就业困难 ②人口老龄化 ③婚姻困难 ④劳动力缺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
4.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A. B. C. D. 2.在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明显大于实际,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地形剖面图的地形起伏与实际更加接近 ①缩小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 ②换较大的图纸,增大剖面图的图幅 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④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也放大垂直比例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5. 难度:中等 | |
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
6. 难度:中等 | |
读“循环经济示意图”,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是 A. 减量化、生态化、再循环 B. 减量化、再利用、环保化 C. 减量化、再利用、持续性 D. 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
|
7. 难度:中等 | |
在广东省肇庆市(22.5°N,111.5°E)美丽的仙女湖上,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10月3日是当地“卧佛含丹”节。回答下列各题。 1.观测者要想看到“卧佛含丹”景观,应该在卧佛山的什么方位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若对“卧佛含丹”现象进行现场直播,则直播时间与下列图中大体相符的是 A. B. C. D.
|
8.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冬季山东半岛北部出现大雪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B. 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 C. 与日本西海岸冬季多暴雪成因相似 D. 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2.关于天津市在图示时刻的天气的叙述,可信的是 A. 东北风,有雨夹雪 B. 西北风,最低气温-7℃ C. 偏北风5~6级,重度霾 D. 微风,空气质量良
|
9. 难度:中等 |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天津市北部蓟县盘山风景区规模较大,有“天津后花园”之称。 材料二: 京津冀地区地形略图 (1)在发展天津蓟县旅游经济过程中,如何规划盘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 材料三: 天津有很多地名有港、泊、洼、淀、沟、沽、湾、滩等字,如塘沽、汉沽、大港、官港、杨家泊、团泊洼、九道沟、南清沟、赵家湾、柳滩等。 (2)形成天津这种地名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材料四: 非洲某岛屿分布图及岛屿东部T地降水量年内变化柱状图
(3)分析岛屿东部T地多雨的原因? (4)描述岛屿西部M河的流向,并写出判断依据。
|
10. 难度:中等 |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是“我国甘肃省地理简图”,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里是“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带。 (1)依据图文信息列举该地可能出现的两方面环境问题。 (2)材料中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 (3)流经甲地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试分析说明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地承接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具有较大优势,请列举两项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
11. 难度:中等 |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该国北部多地震。 材料二: 巴基斯坦是南亚人口第二大国家,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1)说明巴基斯坦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请依据图文信息,分析说明该地水果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说明该国北部多地震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