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某国①、②、⑧、④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可知,四个时期的先后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2.若目前人口增长已处于④时期,则该国最可能是

A. 印度    B. 美国

C. 日本    D. 中国

3.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死亡率的下降    B. 出生率的下降

C. 自然环境状况的改善    D.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1年,台湾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C.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进入2010年,专家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结合左图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左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 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19 82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D.④点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人口迁移率一迁入率  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

B. 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上升

C. 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D. T2时期,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l时期人口迁移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 T1时期人口迁移率为货值,制约该地经济的发展

C. 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D. 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木桶效应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土地资源    B. 森林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鼓励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最接近

A. 35%    B. 45%    C. 55%    D. 6J%

2.关于中、英、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B. 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C. 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3.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A. 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 中国——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C.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 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甲城市相比较,乙城市

A. 服务范围较小

B. 同等级城市数量较多

C. 级别较高

D. 提供商品种类较少

2.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普通服装店,乙——家具商店,丙——五星级宾馆

B. 甲——珠宝行,乙——家具商店,丙——早点铺

C. 甲——早点铺,乙——高档汽车销售店,丙——家用电器商店

D. 甲——五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 2050年乡村人口占30%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在该区域城市化过程中

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先上升再下降

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C. 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 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城市正在积极推行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系统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

A. 植物蒸腾减弱

B. 下渗增强

C. 地表径流增大

D. 地下径流减少

2.因地制宜建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可以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加重

  城市内涝  ③分解水中污染物,

  净化水体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人口负担系数一[(14岁及以下人口数+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则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下图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与其对应的国家,正确的是

A. ①一中国②一韩国③一日本

B. ①一日本②一韩国③一中国

C. ①一中国②一日本③一韩国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 20年左右    B. 40年左右    C. 60年左右    D. 80年左右

3.“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 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四大洲轮廓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四个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大洲的面积最大

B. ②大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黑色人种

C. ③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D. ④大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2.下列地理事物与所在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A. 里海- ④    B. 阿尔卑斯山脉-①

C. 尼罗河-②    D。刚果盆地-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岛屿,与其所属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亚洲    B. ②——北美洲    C. ③——欧洲    D. ④——大洋洲

2.四个岛屿中,位予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A.     B.     C.     D.

3.下列关于四个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岛终年积雪,冰川覆盖    B. ②岛全年温和湿润

C. ③岛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④岛全年高温多雨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读沿某纬线圈的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纬线圈可能是

A. 50°S    B. 30°S

C. 40°N    D. 60°N

2.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在大洲分别是:北美洲、非洲、亚洲

B. 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C. 人口增长最快的是甲所在大洲

D. 甲乙之间的大洋为大西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四个主要海峡及其周边陆地的轮廓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空白部分表示海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海峡沿岸     资源丰富。

(2)②海峡为    洲和    洲的分界线。

(3)1月份,一货轮沿最近的海上航线,从中国上海到英国的伦敦,依次经过图中的海峡是    (填序号)。在经过各海峡时,最有可能遇到多雨天气的是在    海峡(填序号)。

(4)说明④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  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 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 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这种人口迁移给迁入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3)针对材料三反映出的人口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密度、气温和地租水平的变化,纵坐标的箭头方向,表示数值越来越大,其中,③曲线表示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曲线表示    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2)图中②曲线表示    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为住宅区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最可能为工业区的是    ,布局在此处的优点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地理兴趣小组为调查本市城市规划的状况,走访了市城乡规划局。下图是该市规划图,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其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图中自来水厂的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

(2)该城市道路规划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带来的影响是   

(3)该城市准备建钢铁产业开发区,你认为应规划在A、B、C、D中的哪一处?请说出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