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区域是( ) A. 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B.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 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 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
2. 难度:中等 | |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多为水田,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 B. 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或三熟 C. 长江三角洲河道湖泊水面广,水产业较发达 D. 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 2.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拔 B. 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C. 海陆位置 D. 洋流
|
3. 难度:简单 |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 ) A. 黏重的土壤 B. 雨热同期的气候 C. 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 稀疏的河网
|
4. 难度:中等 | |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系统 2.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 传感器 B. 卫星系统 C. 地面装置 D. 信号发射装置 3.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② ③
|
5. 难度:中等 | |
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人类活动 B.气候干旱 C.水源短缺 D.全球变暖
|
6. 难度:简单 |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地处背风坡 C. 远离海洋,加大高大山地的阻隔 D. 靠近冬季风源地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农业类型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 A.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一灌溉农业一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一高山牧业一农耕区牧业
|
8. 难度:简单 | |
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B. 荒漠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也存在荒漠化问题 D. 我国荒漠化的形势是:整体逆转,局部扩大
|
9. 难度:中等 | |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 “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1)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分别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明,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产区与南方粮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
10. 难度:中等 | |
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该地区荒漠化发展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 (3)判断乙图中南部河流的主要流向,分析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新闻网2013年2月22日电:据兰州晨报报道,2月21日16时20分,山丹马场遭遇今年首次强沙尘暴袭击。据了解,沙尘暴来袭时出现黑风,原本晴朗的天空昏黄一片,这次沙尘暴能见度不足150米。截至16时40分,山丹马场还是昏暗一片。 材料二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1)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你为我国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