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 橡胶种植北界 B. 1 6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30℃等温线 D. 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 不确定性 B. 差异性 C. 过渡性 D. 整体性
|
2. 难度:中等 |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尼罗河三角洲示意图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1.对两地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 两地河流的结冰期相同 C. 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相同 D. 两地植被景观相同 2.对两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石油资源丰富 B. 人口均占本国的20%左右,劳动力丰富 C. 均大面积种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D. 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相同
|
3.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某次地震前后某区域的对比照片,左图是地震前拍摄的图像,右图是地震后拍摄的图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获得此组照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2.政府对此次灾害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3.抗震救灾期间某运输公司的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救灾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RS和GPS D. GIS和GPS
|
4.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是 A. 扩大沼泽地 B. 退耕还草 C. 减少建设用地 D. 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
5. 难度:中等 | |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回答下面小题。 [] 1.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A. 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 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 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2.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
6. 难度:中等 |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 保护农田 B. 防风固沙 C. 净化空气 D. 保持水土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积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是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②“地球之肺” ③“地球之肾” ④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⑤仅属于当地国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2.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 B. 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C. 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 风能、太阳能 B. 核能、太阳能 C. 核能、地热能 D. 风能、地热能 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 纺织工业 B. 电子工业 C. 食品加工工业 D. 石油化学工业
|
9. 难度:中等 | |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主要原因是 A.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 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 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加工不足 D. 结构单一,产业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不高 2.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 水能 B. 天然气 C. 铝土矿 D. 钢铁 3.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根本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10. 难度:中等 | |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
11. 难度:中等 | |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 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 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 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2.下列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 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 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 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
12. 难度:中等 | |
广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4月1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取得丰硕成果,乘坐“雪龙”号凯旋。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总面积64.62万km2,目前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水蚀导致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3.41万km2。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干沟纵剖面的治理措施。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据图分别说明该干沟中的峁顶(边)、陡坡、缓坡和沟谷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3)打坝淤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说明图中淤地坝的主要作用。
|
14. 难度:中等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1)简述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要分析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 (3)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目前每年消耗煤炭4200多万吨,占全市能源总量的70%左右,其煤炭消耗量和消耗密度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大量用煤不仅影响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上海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杭州等浙江省主要城市高达50%。假如这些地区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上的氮、硫氧化合物和98%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上海煤炭的主要来源地是安徽淮南、淮北、江苏徐州、山西等地,其中山西大同的煤炭运往上海,经济合理的运输线路如何? (3)分析一下淮南“变输煤为输电”给淮南带来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