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国“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已经发射过3次。“嫦娥一号”进行了“撞月”试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任务完成后,已经飞向更深远的太空,离地球越来越远。“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了落月计划。“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在“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嫦娥四号”将不用再发射。“嫦娥五号”计划在2017年—2018年择机发射,它将从月面采两公斤样本返回。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属于恒星 B. 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C.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 “嫦娥四号”是天体 2.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2.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表示,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届时将会发生最强烈的太阳风暴,可能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危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同的太阳圈层对应的太阳活动正确的是 A. 光球层——太阳风 B. 色球层——黑子 C. 日冕层——日珥 D. 色球层——耀斑 2.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卫星信号中断 ③GPS定位系统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
3. 难度:中等 | |
在旧金山(西八区)留学的丽丽同学参加了国内某卫视2015年12月31日跨年微信抢红包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节目中新年钟声响起时,2016年的第一组红包开始疯抢,丽丽同学参与抢红包时,旧金山当地时间为 A. 2015年12月31日8:00 B. 2016年1月1日8:00 C. 2015年12月30日16:00 D. 2016年1月1日16:00 2.跨年活动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C. 张家界地区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D. 湖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3.张家界地区澧水河某段中有一沙洲,该河段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出现 A. 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 北岸受冲刷严重 C. 沙洲将与南岸相连 D. 沙洲将与北岸相连
|
4. 难度:中等 | |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2.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
5. 难度:中等 | |
张桑高速修建时,在黄香湾隧道里发现巨型溶洞(左下图),当时人们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右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丁类岩石与大理岩的成因相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黄香湾隧道溶洞里的石柱、石笋、钟乳石属于右图中哪一类岩石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右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与火山喷发相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6. 难度:中等 | |
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以“险峻”闻名,能正确示意它们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
7. 难度:中等 | |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下列各图表示的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8. 难度:简单 | |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图中城市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减少 D. d减少
|
9. 难度:中等 | |
读欧洲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盛行上升气流,乙盛行下沉气流 B. 甲地多阴雨,乙地天气晴朗 C. 甲地气流呈逆时针辐散,乙地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D. 甲地昼夜温差大于乙地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地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城市位于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 B. 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 b地雨过天晴 D. c地吹偏北风,d地吹偏南风 2.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11. 难度:中等 | |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下图中①航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航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航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 第一次航程长 B. 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 第一次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 第二次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等洋流航行 2.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在环境变迁中一直扮演着极其活跃的角色 B.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绿色植物 C. 植物能改造自然,对环境不具有依赖性 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向有氧转变
|
13. 难度:中等 | |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 B.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C.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稳定性 D. 复杂性
|
14.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 纬度地带性 B. 干湿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线途经亚洲东部,沿岸地区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D. 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
|
15. 难度:中等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出现极昼的是 。(2)甲图中B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该地阳光照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 C.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 D.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3)甲图中EF线是_______ (晨线、昏线)。 (4)甲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日(节气),此日太阳直射点刚好位于乙图中a、b、c、d中的 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张家界市(29°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5)甲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 (6)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丙图所示相同的是 地。
|
16. 难度:中等 | |
读“2015 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 和“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 2015 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 (1)A附近多地震的原因是: 。 (2)B沿岸的荒漠向低纬延伸并逼近赤道附近,其形成原因是: ,该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分异规律。 (3)C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从地质构造上看,乙地属于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 (5)在甲、乙、丙三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
|
17. 难度:中等 | |
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 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被其切断的全球气压带是 。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易出现______(灾害性天气),长江干流处于 (丰水、枯水)期。 (3)此时D地盛行 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再过半年,D地又盛行______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图示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顺、逆)时针方向流动。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 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 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图中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2)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自然带由①→②→③→④→⑤的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以 的变化为基础。 (3)④地气候特征为 ,其形成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