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下图为我国某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该烃源岩层顶部是一较完整的平面,底部呈现为不平的曲面。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沉积物多少一般取决于沉积环境的地势高低、沉积过程中的地壳运动等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 ) A. 冷却凝固 B.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重熔作用 2.推测该烃源岩层甲乙沿线沉积环境最有可能的是 A. 在沉积过程中快速隆起 B. 在沉积过程中快速下降 C. 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高 D. 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低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 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2.图中区域( ) A. 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 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 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 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
3. 难度:困难 | |
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下图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水域,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 )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① 2.呼伦湖岸边的滩、坝等堆积体多分布于东部、南部湖岸,西岸很少,可能原因是( ) ①地形 ②大气环流 ③人类活动 ④纬度 ⑤植被状况 A. ①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①②
|
4.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 A. 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 B. 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 C. 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 D. 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2.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上游拆除水电站 B. 上游城市进程加快 C. 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
5. 难度:中等 | |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_______)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 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 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 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2.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 呈上升趋势 B. 基本稳定 C. 呈下降趋势 D. 反复升降 3.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 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 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 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 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1示意雅鲁藏布江,图2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3)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深厚的历史积淀给予了我们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遗留在山西沁河流域的古村落群体就是其中之一(分布如图)。沁河流域古村落多形成于明末清初动乱时期,且多分布在小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形险要处。沁河是黄河中游三门峡以下左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太岳山脉霍山南麓,流经沁潞高原(山地和丘陵占84%),穿过太行山峡谷,出五龙口进入下游河段。五龙口至沁河口,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4米,“地上河”特征突出,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床不断下切,下降趋势明显。 (1)说明沁河流经的太行山峡谷的成因。 (2)推测沁河流域古村落形成的区位条件。 (3)分析五龙口至沁河口段河床不断下切的人为原因及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