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人口最大 B. 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 C. R2比R1所需的门槛人口大 D. 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小
|
2. 难度:中等 | |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下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18% B. 82% C. 27% D. 58%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 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 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 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2.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 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 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D. 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
4. 难度:中等 | |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 Ⅱ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 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 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 2.“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 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 B. 有利于扩大内需 C. 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 劳动力人口增加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B.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C.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B. 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C.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D.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6. 难度:简单 | |
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较近 B. 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C. 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 D.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多
|
7. 难度:简单 | |
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 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 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
8. 难度:简单 | |
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消费水平 D. 科技条件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嘀嘀打车”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GIS GPS B. RS GPS C. GIS RS GPS D. 数字地球 2.“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 A. 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B. 解决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C.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D. 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10. 难度:中等 | |
在国内特大城市中,武汉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以政府令形式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城市。依照武汉市城市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中的55.6%(1814平方千米)被界定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分布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下图示意武汉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武汉市城市规划划定生态控制线的主要目的是( ) A. 控制城市规模,防止无序蔓延 B.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 C. 预留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 D. 协调城乡发展,提升经济水平 2.生态底线区适宜布局的产业是( ) A. 房地产业 B. 农产品加工业 C. 金融服务业 D. 休闲旅游业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 ) A. 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B. 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 C.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 D.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2.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该区旅游人口增多 B.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 D. 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
12. 难度:中等 | |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资源 C. 交通 D. 政治 2.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A. 服务门槛 B. 服务种类 C. 服务等级 D. 服务范围 3.“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 空间结构 B. 规模结构 C. 产业协作 D. 城市化进程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及风频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河流下游 ②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③远离大学城 ④临近公路和铁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若甲处为新开发的楼盘,房地产商选择的最具吸引力广告词是( ) A.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
14.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1.图中适合规划为货运车站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H区域( ) A.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宜布局工业区 B. 位于城市远郊,地租水平低 C. 交通干线与环线交会处,布局大型购物商场 D. 交通通达性高,布局住宅区
|
15. 难度:中等 | |
读2015年四国移民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乙丙丁相匹配的国家最可能是( ) A. 甲―英国 B. 乙―美国 C. 丙―印度 D. 丁―阿联酋 2.乙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 ) A. 资源丰富 B. 气候优越 C. 经济发达 D. 文化教育条件好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系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中的温哥华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1)推测温哥华岛上城市分布的主要位置,并分析原因。 (2)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温哥华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最新“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604万,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并说明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千米的一片盐碱地上。7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4)该生态城目前常住人口约3万人,远低于35万的规划人口规模。为提高入住率,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 (2)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简述其原因。 (3)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地,简述其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