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    B. 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

C. 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    D. 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

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劳动力充足,积累多  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 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 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 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 欧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亚洲

 

二、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示意” 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口迁移量最少的时期是

A. 原始社会    B. 农业社会    C. 工业化阶段    D. 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国家政策    C. 社会经济    D. 战争

3.影响②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地    C. 婚姻与家庭    D. 矿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km2,农业时期为40/km2,工业时期为160/km2。据此完成下题。

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 资源    B. 科技发展水平

C.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下列省级行政区2000年粮食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

①四川    ②江苏     ③湖南     ④广东    ⑤福建    ⑥广西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题。

要提高该岛人口的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    B. 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C. 厉行节约,降低人均需求量    D. 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     B.     C.     D.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 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 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2.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A. 离城市远    B. 山区多灾害

C. 近湖泊,湿度大    D. 交通不便

 

四、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A. 一般在中小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B. 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

C. 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得最好    D. 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 城市数目    B. 工业总产值    C. 城市人口    D. 城市人口比重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 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 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 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图“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①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③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             ④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②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

③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④城市环境恶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为我国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份    B. 江苏城市化水平高于辽宁

C. 南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北部省份    D. 山西城市化水平最低

2.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条件优越    B. 知名度高    C. 经济水平高    D. 矿产资源丰富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A. 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B. 水循环受到影响

C. 空间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 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1949年人口总数约为5.4亿,到1982年增长为10.3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材料二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2年的1.21%,劳动人口增速已经低于总人口增速.十三届五中全会,中央宣布人口与生育政策调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材料三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约有1100万对,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中请的单独夫妇只有27.16万对。

(1)分析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若维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会出现什么后果

(3)“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并不多试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17年3月13日,在“两会”上打造“中三角”,塑造全国经济“第四极”被热烈响应,武汉市作为中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越来越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汉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  目前,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和黄冈共4条城际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4条城际铁路等级全部为客运专线,列车设计运行时速200千米 以上,工程完工后,武汉与周边城市可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1)武汉城市圈城市级别包括_________个层次,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可扩大武汉市的服务范围?

(3)“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大,应加快咸宁、黄冈等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像武汉一样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中三角的另外两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6年年末城市化率达到52.57%。按照美国学者诺瑟姆提出的“诺瑟姆曲线”,城市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城市化率在25%以下的为初级阶段,城市化率从25%增长到50%乃至70%的为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0%的为成熟阶段。

材料二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三 图为北京城市化水平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统计图。

材料四 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

(2)据材料三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3)据材料四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