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大气圈 B.甲为水圈

C.戊、己合成为岩石圈 D.乙为生物圈

2.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圈层有(  )

A.图中甲、乙、丙、丁、戊圈层

B.图中丙、丁、戊、己、庚圈层

C.图中戊、己、庚圈层

D.大气圈、水圈、地壳、软流层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序号与图2中甲、乙、丙表示的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⑤——丁 D.⑥——丙

2.图中①~④岩层和⑤⑥岩石按形成过程由老到新的排列次序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

3.M、P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 B.向斜、背斜 C.断层、背斜 D.断层、向斜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波浪谷”是陕西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貌,又称红砂岩峡谷,其岩层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到中生代白垩纪之间。右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叠纪到白垩纪间地球上经历了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除恐龙外,全部灭绝的生物种类是

A. 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    B. 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C. 古老两栖类和孢子植物    D. 原始鱼类和蕨类植物

2.下列要素间的作用最能体现“波浪谷”形成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新京报2019年4月8日快讯:记者今日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国沿海灾害性台风和风暴潮发生次数将较2018年有所上升。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重 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

2.下列各组区域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桂、滇、黔 B.粤、闽、浙

C.赣、鄂、湘 D.冀、晋、豫

3.台风导致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

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

②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

③风暴潮引发洪水

④低温冻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①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②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③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北京地区2007~2010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7年5月31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消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选取超优千号、长粒香、盐丰47等11个耐盐碱品种,利用一定浓度的海水灌溉等方法,在李沧烟墩山和即墨金口盐碱地播种400余亩,将成为国内第一代海水稻试种成功的典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代海水稻试种选择在青岛李沧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B.劳动力 C.土壤 D.气温

2.相对于传统水稻,李沧区的海水稻(   )

A.机械化水平高 B.不受气象灾害影响

C.科技水平高 D.投入的劳动力较少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可以作为未来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的是(   )

A.湖南 B.江西 C.宁夏 D.云南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沿106.5°E经线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2.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3.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C.土壤主要为紫色土

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RSGPSGIS被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C.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2.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A.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B.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技术外传 B.解决就业 C.重塑美国制造 D.遏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2.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 ②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 

③美国政府的支持         ④美国本土市场扩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美国制造业“回巢”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   )

A.海外市场萎缩 B.成本优势丧失 C.自主创新增强 D.区域合作加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已知下图中∠AOB=66.5°,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4)图中∠AON一年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可以达到的最大角度是_____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为103~107。201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7.60。男女性别比悬殊已成为我国人口工作难题之一。

材料二 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含预测)。

 

(1)试分析我国性别比悬殊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的大致时间及原因。

(3)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快,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地处内蒙古西部,曾发育有面积巨大的古湖。伴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古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湖泊解体,形成了沙漠与盐湖共存的独特景观。

材料二:巨菌草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柔韧性强,其叶、茎、根均可以固氮。巨菌草用途广泛,是优质的饲料,也可用作食用菌的培养料、造纸、生物质发电等。为了改善生态、精准扶贫,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菌草治沙试验与示范。利用巨菌草作为先锋植物,次年便可在收割菌草的沙地上种植马铃薯、花生、西瓜等作物,效果显著。试验的成功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说明乌兰布和沙漠的沙尘来源。

(2)与传统的草方格治沙相比,说明巨菌草治沙技术的突出优势。

(3)说明在乌兰布和地区推广种植的巨菌草在防治风沙方面的作用。

(4)简析巨菌草种植的推广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开发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