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近20年来,光纤通信迅猛发展,现已在长途干线网中逐步取代同轴电缆、微波等而成为主要传输手段。在不久的将来,光纤通信将进入用户网,逐步取代用户网中的音频电缆,从而走进千家万户。光纤(又名光导纤维)传输信息容量大,而且抗干扰、防窃听、不腐蚀,制光纤的材料是 A.晶体硅 B.二氧化硅 C.钢 D.铝硅合金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6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有NA个水分子化学反应中 C.0.5mol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
4. 难度:中等 |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A.H2SO4 B.NaOH C.HCl D.NaNO3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Fe2O3→Fe(OH)3 B.Al(OH)3→Al2O3 C.SO3→H2SO4 D.Fe3+→Fe(OH)3
|
6. 难度:中等 | |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具有强氧化性 B.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 C.常温下都可以储存于铝制槽罐中 D.和碳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
8. 难度:困难 | |
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2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 0.5mol C.0.25 mol D.0.125 mol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4++CO32- B.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O3-+HClO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 CO32-+2H+=CO2↑+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4OH— = AlO2— +2H2O
|
10. 难度:中等 | |
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
11. 难度:简单 | |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 A.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颜色变浅 B.分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呈紫红色 C.不分层,液体呈紫红色 D.不分层,液体为无色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
13. 难度:困难 | |
将C mol/L的AlCl3溶液V1 mL加水稀释至V2mL,稀释后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
14. 难度:简单 | |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 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
15. 难度:中等 | |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Cu2+、Cl-、SO42- B.Fe3+、K+、SO42-、NO3- C.H+、Al3+、OH-、NO3- D.Na+、Ca2+、Cl-、HCO3-
|
16. 难度:中等 | |
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 mL
|
17. 难度:困难 | |
120℃、101.3kPa,甲烷(CH4)和过量的O2的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燃(CH4+2O2=CO2+2H2O)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测得反应后气体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5倍,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A.2∶1 B.1∶2 C.1∶7 D.7∶1
|
18. 难度:中等 | |
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1 B.3:2:1 C.6:3:2 D.9:3:1
|
19. 难度:压轴 | |
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3)配制成1 mol/L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 A.5 mL B.10mL C.25 mL D.50 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标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4)在上述配制过程中,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20. 难度:压轴 |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设计如下的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并完成该探究方案。 (1)提出假设:Na2CO3或NaHCO3加热分解时可能有CO2生成; (2)设计实验:①利用上图装置分别对一定量的Na2CO3和NaHCO3进行加热;②为了检验CO2的生成,试管B中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 ; (3)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发现只有在加热NaHCO3时,试管B中才有气泡产生且有____________沉淀生成(填沉淀的颜色),说明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是: Na2CO3_________NaHCO3(填“ > ”或“ < ”); (4)某同学在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时,称取了8.4gNaHCO3,充分加热,请你计算理论上可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L(标准状况)。
|
21. 难度:困难 | |
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尾气可用__________溶液吸收。
|
22. 难度:压轴 | |
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 2 mL 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
23.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冷却水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装置D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