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的是

A. 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加入甲基橙或酚酞1~2 mL

B. 用托盘天平称量42 g NaCl,左盘放砝码,右盘放NaCl

C. pH试纸测定90 ℃时纯水的pH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O32—+2H+CO2↑+H2O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H2↑+Cl2

C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2Fe2++4Br-+3Cl22Fe3++6Cl-+2Br2

D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B将含有SO2杂质的CO2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可获得较纯净的CO2气体

C某钠盐(含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试样0168 g,将其灼烧,冷却,并用托盘天平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根据质量是否变化,可确定样品的组成

D铝热反应可生成铁,工业上可大量利用该反应来生产铁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人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人5 mL0.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人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A13+、SiO32-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13+、CO32-Cl

C.Cl可能含有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O32-Cl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将17.9 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 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33.2 g     B.25.4 g     C.22.4 g     D.19.6 g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均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C.用图3所示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图④是实验室洗涤胶头滴管的操作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2012-高考/新题化学-定稿/TP/XT170.EPS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立刻出现红色沉淀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3Fe3O4+ 28HNO3=9Fe(NO3)x+ NO↑+14H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 mol 还原产物,就有0.6 mol 电子转移

C.稀HNO3 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卢瑟福发现铀产生的abc三种射线在电场中有如图所示情况。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c射线是带负电荷的电子流

B. b射线是不显电性的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C. a射线是氦原子——α粒子

D. 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人类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大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A.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

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右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

A.负极                   B.正极

C.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AB两种有机物,最简式均为CH2O,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一定是同系物

B. 它们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 CHO百分数一定相同

D. 等质量的AB燃烧时耗氧量一定相同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IT产业中一些车间要求必须做到无尘生产,工人在车间工作时的服装需经静电除尘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应用的原理是

A.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B.胶体的布朗运动

C.胶体的电泳              D.渗析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 Na2S溶液中一定有:c(OH-)= c(H+)+ c(HS-)+2c(H2S)

B.向 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得到的碱性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c(Cl-)>c(NH4+)>c(OH-)>c(H+

C.加热Na2S溶液溶液c(OH-)肯定增大,c(H+)肯定减小

D.加水稀释01mol·L-1醋酸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一定减小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含磷洗涤剂主要是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的原因是

A.会引起白色污染

B.会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

C.会使水中形成沉淀堵塞下水管道

D.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通入适量O2并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杂质

C.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向混有碳酸钾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其中的碳酸钾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B一定温度下,1L050mol/LNH4NO3溶液中含氮原子个数为NA

C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112L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28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A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假设是淀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利用此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铜电极应与X相连接

C.M电极反应式:(C6H10O5n + 7nH2O-24ne= 6nCO2 + 24nH+

D.当N电极消耗025 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 g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所有金属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B化学史上,金、银、铜发现较早,钾、钠、铝发现较迟是因为前者自然界含量高,后者含量低

C废旧金属处理的最好办法是深埋

D冶炼金属的一般步骤是:浮选富集→冶炼→精炼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溴水   银氨溶液   石灰水   氯水  氢硫酸

⑥NaOH溶液 ⑦FeSO4溶液 ⑧FeCl3溶液 ⑨CuSO4溶液 醋酸

A. ②③④⑧⑨    B. ⑤⑦⑧⑨⑩    C. ②③④⑤⑦    D. ①⑥⑧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

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有利于次氯酸浓度增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II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I和II中除了葡萄糖基中碳原子外,其它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I和II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NM­3和D ­58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下:

关于NM­3和D­58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

B.都能与溴水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

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原因相同

D.遇FeCl3溶液都显色,原因相同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B. 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Na2O2与2molNaHCO3,将其加热到150℃,经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

A.1molNa2CO3和2molNaOH    B.2molNa2CO3和2molNaOH

C.2molNa2CO31molNa2O2    D.只有2molNa2CO3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常温下,向100 mL 0l mol.L-l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 2 mol.L-lMOH溶液的过程中,其pH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OH为一元强碱

B.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C.在K点,c(M+)>c(Cl-)>c(OH-)>c(H+)

D.K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 MOH) +c( M+)=02 mol.L-1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向100mL pH=0的硫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投入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002mol     B.008mol     C.010mol     D.016mol

 

二、推断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图为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D原子序数之和为C原子序数的1 5倍。

1B元素符号是: _______D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族。

2)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BCD三种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填离子符号)_______

3B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是因为_____          __A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的生成物的电子式:       ,其中存在_______键、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共价键。

4)写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CD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写出下列物质:

①羟基的电子式

名称是___________

③1—丙醇的催化氧化(CuO2)方程式                       

④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方程式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给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 KI+ H2SO4         K2SO4+  MnSO4 + I2 H2O

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被还原的元素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2)3Cl2   + 6NaOH5NaCl + NaClO3  + 3H2O

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氧化产物是       

(3)11P+15CuSO4+24H2O=6H3PO4+15H2SO4+5Cu3P(反应中Cu3P中的P为负三价)。

该反应中Cu2+表现        性(填氧化或还原);11molP中被P氧化的P是         mol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主要原料制备立德粉(ZnS和BaSO4的混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J151.tif

(1)焙烧时,焦炭需过量,其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4CO(g)+BaSO4(s)BaS(s)+4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工业级氧化锌(含少量FeO和Fe2O3杂质)和硫酸制取硫酸锌溶液时,需先后加入H2O2溶液和碳酸锌精制,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碳酸锌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