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钾均不导电,故HClKCl均为非电解质

BNH3SO3水溶液都能导电,故二者均为电解质

C.蔗糖、乙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和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B. 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C.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面以下

D.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及反应类型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线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A. 过滤          B.渗析             C.萃取            D.丁达尔效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表格中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KClBaCl2

加过量K2CO3溶液后过滤,再蒸干滤液.

B

NaNO3AgNO3

加足量NaCl溶液后过滤,再蒸馏滤液.

C

NaCl溶液I2

加足量酒精后萃取分液

D

KNO3溶液CCl4

直接进行分液操作.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

CCl4提取

溴水中的Br2

除去乙醇中的苯

KII2的固体

混合物中回收I2

配制100 mL 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CO2+H2O=H2CO3                 B2F2+2H2O=4HF+O2

CCl2+H2O=HCl+HClO             D2Na+2H2O=2NaOH+H2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Cl-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 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滴加MgNO32溶液;过滤;滴加AgNO3溶液;滴加BaNO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配制90mL1.00mol/L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3gNaCl固体

B. 使用容量瓶时,先检验其是否漏水,然后洗净后,不用干燥即可使用。

C. 可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D. 在配制溶液定容后,上下翻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须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已知: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KMnO4

B.每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Al3+Cu2+SO42﹣Cl     DNa+Ca2+ClHCO3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8g O2                          B0.3mol NaCl

C.标准状况下4.48L CH4             D含有3.01×1022个氧原子的H2SO4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一定条件下NO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A32           B21             C11               D23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O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BaSO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0℃1.01×105Pa时,22.4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数为5NA

B.常温常压下,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D0.5mol H2O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 NA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化学实验中安全常识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 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

D.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NH4Cl溶液

C150 mL 3 mol•L﹣1KCl溶液       D75 mL 3 mol•L﹣1FeCl3溶液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以下四种物质:标况下11.2L CO2 ②1g H2 ③1.204×1024N24℃18mL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个数:①=②       B.原子个数:

C.体积:①=②           D.质量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配制0.1mol•L﹣1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左盘低,右盘高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大量的Cu2+Na+H+SO42﹣CO32﹣OH6种离子.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SO42﹣             BNa+OHCO32﹣

CCO32﹣OHSO42﹣                DNa+H+SO42﹣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关于0.1mol/L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0.5 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B1 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压轴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              

②NaHSO4              

写出①②水溶液混合后恰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砷及其化合物有毒,如砒霜As2O3有剧毒,环境监测和法医学分析砒霜中毒的反应原理:As2O3+6Zn+12HCl=6ZnCl2+2AsH3↑+3H2O反应中还原剂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用化学式回答若参加反应Zn的质量为19.5g,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

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已知:NH4HCO3NH3↑+CO2↑+H2O

150℃时,一定量的NH4HCO3完全分解后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操作所得到的悬浊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                 

进行操作后,判断SO42﹣是否已除尽方法是                

操作BaCl2溶液后生成沉淀,不必进行过滤就可进行操作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ClNaNO3K2SO4CuCl2CaCl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鉴定其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一无色透明溶液,

2上述溶液中滴加 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

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

4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试判断:肯定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

写出第3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2)若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        (填“f”“g”);

3)某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 g/cm3的浓盐酸配制成250mL 0.1mol·L1的稀盐酸溶液。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盛放浓盐酸溶液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在上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不需要的是         (填上图相应仪器的序号);

根据计算,本实验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本实验量筒应使用的是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序号,否则无分,下同)

A10mL      B100mL       C250mL        D500mL

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若定容后摇匀静置,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

A. 直接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B. 再用胶头滴管加水,重新定容

C. 将此溶液倒掉,重新配制       D. 直接贮存于容量瓶中

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某一情况,试判断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相比于要求的值(即0.1 mol/L)如何。(a、偏高;b、偏低;c、无影响,在下列横线上填相应序号)

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

B.稀释浓HCl时,没有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____________

C.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 ____________

D.若定容时俯视,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名称为         ,生成1mol O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2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难溶于水的MnO2的具体实验操作名称:           

3分离出的MnO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l2,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Cl2↑+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                  

4若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生成的O2Cl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为            

5以上两个反应都用到MnO2,其作用分别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