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      D.内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 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实行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皇明千家姓》首句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的颁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侵略和近代文明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D.北伐战争开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结果,原本没有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约的英法等国也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其依据是

A.领事裁判权              B.军舰巡查贸易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依法治国”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

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温家宝总理访问非洲时曾说,非洲人民对我们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

A.支援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B.支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支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斗争

D.支援我国国内经济建设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很快解体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            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考古发现的放逐铁米斯托克里的陶片有190枚,由14人所刻写,可见()

A.铁米斯托克里确实为人们所不满

B.铁米斯托克里曾经被放逐

C.陶片放逐法有被人阴谋利用的可能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防止专权和独裁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卖香肠的人: 请告诉我,象我,一个卖香肠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大人物?

将军: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 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场中买卖锻炼,蛮横无礼。

卖香肠的人:我想我还不够格。

将军: 不够格?看来你似乎有一颗非常好的良心。你父亲是一位绅士吗?

卖香肠的人:老天爷作证,不是的!全家老小都是无赖。

将军:幸运儿! 你要担任公职的话,已有一个多么好的开端啊!

卖香肠的人:可我几乎不识字。

将军: 唯一麻烦的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者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绝好机会。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骑士》

材料三: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请回答:

(1)材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法治思想?(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城邦民主的现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现状的制度根源是什么?(12分)

(3)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8分)

(4)当罗马法学家积极编撰法典时,中国的统治者也在制定一系列律令,试从法律体现的意志分析二者有何异同?(9分)

(5)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是政策的制定者,应如何去完善民主与法治?(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