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
2. 难度:简单 | |
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他曾猛烈批评孟子等人的思想,并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代表人。这说明 A.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 B.荀子主张尊“礼”贬“仁” C.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有相近实质 D.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
|
3.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
4.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
5.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而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A.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B.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C.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D.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
6. 难度:简单 | |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 B.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C.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 D.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
7. 难度:简单 | |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
8. 难度:简单 | |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罗马与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了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
9. 难度:中等 | |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
10. 难度:中等 | |
1825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的禁令,迅速奠定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英国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B.形成了工业国之间不平等的关系 C.成为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本条件 D.体现了英国维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11.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
1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
13. 难度:中等 |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杜鲁门总统敦促国会通过就业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扩大社会福利保险,制止通货膨胀,实行价格控制,对农民提供津贴。修改反托拉斯立法,控制资产合并,为企业混合合并敞开大门。 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政策代言人拉森宣称:政府主要承担风险大、利润低、规模大,私人或地方无力承包的事业,而地方能承担的“尽可能由地方承担”,“凡是能由私人完成的事情就应该由私人去完成”。推行有条件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有关黑人选举的立法,在司法部内成立公民权利司。 材料二:1981年里根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政府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全国人均免税额减少了6.4%。政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重振“被遗忘的中产阶级”,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实现‘美国梦’”。克林顿削减联邦财政赤字,把增税压力较多地放在富人身上。增加对空间制造技术计划、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应用技术研究资金投入和指导;推动以高速互联网为基础的“超级信息公路”建设。 (1)根据材料,指出上述四届美国政府政策的主要异同点。(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基本精神,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实现“美国梦”中的作用。(9分)
|
14. 难度:困难 | |||||||||||||||||||||||||||||||||||||
(12分)民意测验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测验方法,中国较为规范的民意测验发端于民国时期。 1926年1月4日,当时有较大影响、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体的《京报副刊》在新年第一期头版刊登了主编孙伏园向读者征求关于“新中国柱石十人”的倡议书。该民意测验前后进行了55天,收到有效投票791份。 附《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测验评选结果:
结合“新中国柱石十人”测评结果,评点一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观念。 要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史论结合,评点有据。
|
15. 难度:困难 |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元仁宗是元朝第四位皇帝。他支持将汉文著作翻译成蒙古文,如《尚书》、《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帝范》、《资治通鉴》等。在下令翻译《贞观政要》时,他指出此书有益于国家。仁宗下诏规定:汉人职官子孙承荫,需考试一经一史,考试合格者直接任职,免去见习期。蒙古职官子孙承荫者可以选择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授官时比原袭职务高一等。元仁宗通过核实田土占有状况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但一些“郡县并缘以厉民”、“考核多失其实”,百姓苦不堪言。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仁宗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仁宗改革的主要影响(7分)
|
16. 难度:困难 |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麦迪逊1787年4月给华盛顿写信说“鉴于各州的个别独立地位是与它的合决主权是极端不相容的,而若要把各州并合成一个单一的共和国则又操之过急且无法达到,所以我择取了某种中间的立场”。 麦迪逊认为政府的产生必须来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或者社会上某个幸运阶级。但也要防止一般民众做出损害少数人的决定。他认为直接民主是多数人的私权,间接民主则体现了所有人的利益。“人类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不等于在财产、意见和情感上就完全平等。只有代议制的共和政体才能对这种政体(指纯粹民主的政府)进行矫正工作”。 (1)根据材料,概括麦迪逊的主要思想(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迪逊思想的实践效果(7分)
|
17. 难度:困难 | |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苏联与美国划分成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这种形势与人们所熟悉的19 世纪和20 世纪初欧洲全球霸权的格局实在是惊人的相反。当时,全世界的人们都已习惯于欧洲列强对整块整块的大陆进行瓜分,甚至认为这就是国际事务正常秩序的一部分。 二战后,无论欧洲的大国还是小国愿意与否,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都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传统,也必须考虑东西方对峙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其经济恢复和国家安全都要分别依靠与苏联和美国的结盟才能办到。与此同时,伴随着欧洲世界霸权的消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从而使争取主权平等,政治独立,种族平等,经济公正和文化解放这五大主题为基本内容的非殖民化进程,终于以始料不及且无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帝国,并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分裂”。 (1)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生的主要变化(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7分)
|
18. 难度:中等 |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光绪元年(1875)初,郭嵩焘上奏《条陈海防事宜》,主张“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方之基”。同年,清廷任命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给驻在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光绪三年,郭嵩焘上奏清廷,建议在华侨集中的各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迅速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了领事馆。郭嵩焘建议总理衙门编纂《通商则例》发给各省并各国驻华公使,使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有所参本。 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时,湖南士绅群情激奋,要开除他的省籍。有人编了一副讽刺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郭嵩焘被迫辞职回到故乡长沙,全城遍贴揭帖指责他“勾通洋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郭嵩焘病逝。李鸿章奏请朝廷宣付史馆为郭立传,并请赐谥。朝廷降旨曰:“郭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故不准立传赐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郭嵩焘的主要贡献(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失败的原因(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