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湖南省高三月考(八)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了

A.西汉初期商业势力还很弱小

B.中央政府对商业势力进行了有效控制

C.西汉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D.地方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的观点认为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D.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位宪法史专家评价某个历史文献说:“它既对以前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确认,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分工的理念。”这里的“它”指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西欧,“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上升,而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   

B.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的革新

C.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    

D.贵金属大量输人冲击市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受到极大的震动,比之为“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这表明当时

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掌握战略主动 

B.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落后于苏联

C.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被苏联超过 

D.苏联全球扩张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美国,多数虽然经常流露出暴君的嗜好和脾气,但还没有施行暴政的最完备手段。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里,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别注意的事务。它不参与管理社会的次要事务。它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美国人赋予法学家的权威和任其对政府施加的影响,是美国今天防止民主偏离正轨的最坚强壁垒。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三条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明代政治演变分析这一主张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能够避免暴政的原因是什么?在防止专制暴政方面,黄宗羲和托克维尔的主张有何差异?

(3)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并概述这部宪法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意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二说明:该城建于9世纪,约1217年成为德意志自由城市。图中l处为教堂及教堂广场;2处为市政厅;7处为制革作坊;24处为盐、酒仓及粮仓;29处为玉米贸易点。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产生不同特点的原因予以分析说明。(要求:必须包含两城市布局不同特点的描述,并围绕该特点加以分析阐述。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 ,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特点。

(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比较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相互勾结,支持阿古柏入侵并分裂新疆。当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晌,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强调新疆的安危关系到蒙古、陕西、山西、甘肃乃至京师,必须收复;就目前形势而论,列强还不至于在沿海挑起战争,而收复新疆却是燃眉之急;即使论军晌,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

——摘编自《从海防与塞防之争浅析清政府的政治决策》

1875年5月,(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为了西征,不惜大肆举借外债。据学者研究,每年光利息就白白流失几十万两白银,而偿还利息的总和,可以再建立一支稍弱于北洋的舰队。左宗棠西征的目的固然值得肯定,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但是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刘坤一、谭钟麟等人说:“左相亟欲收复伊犁,以竟全功,不顾东、北两路,亦非公忠体国之道也。”

——摘编自张亮《左宗棠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左宗棠对国防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左宗棠的国防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